摘要 面對日益嚴重的內憂外患,在一批批中小光伏制造企業賤賣、倒閉之后,巨頭們也啟動了自救程序。昨日記者獲悉,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德”)宣布,基于全球...
面對日益嚴重的內憂外患,在一批批中小光伏制造企業賤賣、倒閉之后,巨頭們也啟動了自救程序。昨日記者獲悉,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德”)宣布,基于全球光伏行業形勢持續惡化,特別考慮到美國雙反和歐盟反傾銷調查對中國制造的影響,公司決定暫停在無錫地區部分電池工廠的生產。而此前一天,賽維LDK太陽能高(gao)科(ke)技有(you)限公司(以下(xia)簡稱(cheng)(cheng)“賽維LDK”)稱(cheng)(cheng),作(zuo)為(wei)公司融資策略的一部(bu)分,公司已向所在(zai)地政(zheng)府轉讓了部(bu)分房(fang)地產(chan)物業和土地使用權。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兩家國內光伏產業巨頭同時開始壓縮成本的行動,表明他們已經意識到了目前的危險局勢。“現在國內光伏企業必須要收縮,保存實力,等將來有機會再發展。”孟憲淦說。
尚德電力方面也坦言,暫停部分工廠的生產主要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現金流。該公司CEO金緯認為,光伏行業正(zheng)進入(ru)調(diao)整期(qi),為此每一家(jia)光伏企業都在做出(chu)快速反應來適應變化、應對挑戰。
9月(yue)6日,歐(ou)(ou)盟委(wei)員會發布通知表示,進口自中國(guo)的(de)(de)(de)光伏(fu)電池(chi)對(dui)歐(ou)(ou)盟市(shi)(shi)場的(de)(de)(de)價格及當(dang)地產(chan)品(pin)的(de)(de)(de)市(shi)(shi)場份額(e)產(chan)生了負面影響,將(jiang)展開調查(cha)評(ping)估中國(guo)光伏(fu)企業(ye)是否存在傾銷(xiao)。而在此之前,美(mei)國(guo)分別(bie)于今年3月(yue)和5月(yue)針對(dui)這些太陽(yang)能企業(ye)做出(chu)了一(yi)系列臨時反(fan)補(bu)貼、反(fan)傾銷(xiao)裁(cai)決,令國(guo)內光伏(fu)企業(ye)承(cheng)受(shou)了巨大的(de)(de)(de)壓力。而一(yi)旦歐(ou)(ou)盟認定反(fan)傾銷(xiao)罪名成立,將(jiang)對(dui)國(guo)內光伏(fu)產(chan)業(ye)帶(dai)來(lai)致命(ming)性打擊(ji)。商(shang)務部的(de)(de)(de)資料顯(xian)示,目前歐(ou)(ou)洲是全球光伏(fu)產(chan)品(pin)的(de)(de)(de)最大市(shi)(shi)場,也是中國(guo)光伏(fu)產(chan)品(pin)出(chu)口的(de)(de)(de)主要地區,2011年中國(guo)光伏(fu)電池(chi)對(dui)歐(ou)(ou)洲出(chu)口金額(e)204億美(mei)元,約(yue)占同期該產(chan)品(pin)出(chu)口總額(e)的(de)(de)(de)73%。
目前,國內光伏行業遇到了嚴重的危機,高負債低利潤成為行業的整體現狀。賽維LDK發布的公(gong)(gong)告稱,盡(jin)管公(gong)(gong)司通過與新余(yu)市政(zheng)府(fu)的上述交易籌集了更多資金,但二季度仍發生3050萬美(mei)(mei)元(yuan)虧(kui)損,因(yin)資產(chan)轉讓價(jia)格低于公(gong)(gong)司最初(chu)的評估價(jia)。公(gong)(gong)告還顯示(shi),該公(gong)(gong)司二季度股東應占凈虧(kui)損額為2.213億美(mei)(mei)元(yuan),虧(kui)損額大(da)于一季度的1.693億美(mei)(mei)元(yuan)和上年(nian)同期的8770萬美(mei)(mei)元(yuan)。據一位接近賽維LDK的知情人士透露,賽維LDK曾到(dao)北京來(lai)尋求被收(shou)購,但沒有企業敢(gan)接手。
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整個光伏行業的利潤率已經從2007年(nian)的(de)(de)139%下滑到20%。在500多家光(guang)伏企業中,1/3的(de)(de)中小企業產(chan)(chan)能利用率在20%-30%,基本(ben)處于(yu)停(ting)產(chan)(chan)或半停(ting)產(chan)(chan)狀(zhuang)態。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表示,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開發國內市場是當務之急。孟憲淦認為,此前,“一窩蜂”式的發展方式是導致光伏產業步入產能過剩的原因之一,僧多粥少的局面令不少企業被迫“出局”。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也指出,嚴重的產能過剩導致一些光伏企業可能還未見盈利就要草草收場,預計未來兩三年內被踢出局的光伏企業將超過30%。
對于未來,孟憲淦表示,作為清潔能源,光伏產業的未來發展前景非常好,現在國內光伏企業更多是要考慮如何渡過目前的危機,政府層面則可以通過降低稅率等手段幫助企業度過這段時期。“除了政府宏觀調控,企業在投資和發展中亦需把握好節奏。”孟憲淦說。


手機資訊
官方微信







豫(yu)公網(wang)安備41019702003604號(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