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件進程與核心裁定
2025年1月6日,美國商務部對中國溶膠—凝膠氧化鋁陶瓷磨料顆粒啟動(dong)反傾(qing)銷與反補貼(tie)(tie)調查(cha)。5月(yue)(yue)19日(ri)、28日(ri)先后(hou)公(gong)布(bu)初(chu)裁(cai)結果(guo):因(yin)四砂泰(tai)利(li)萊、山東英格(ge)瓷四砂泰(tai)山等10家企業未應訴,依據"可(ke)獲得(de)的(de)不利(li)事實"(AFA)規則,反補貼(tie)(tie)稅率(lv)統一(yi)定為(wei)165.05%,反傾(qing)銷幅度88.32%(抵消補貼(tie)(tie)后(hou)保(bao)證金調整為(wei)72.22%),涵(han)蓋(gai)美(mei)國海關編碼2818.10.2010與2818.10.2090項下產(chan)品。反補貼(tie)(tie)與反傾(qing)銷終(zhong)裁(cai)分別預計于7月(yue)(yue)30日(ri)、8月(yue)(yue)11日(ri)作(zuo)出,若維(wei)持初(chu)裁(cai),相關關稅將(jiang)追溯至調查(cha)發起日(ri)(1月(yue)(yue)6日(ri))生效。
二、產業沖擊與連鎖效應
高稅率直接導致涉案產品在美國市場綜合稅負超200%,2023年1106萬美元的對美出口規模或面臨歸零風險,企業被迫轉向東南亞、中東等替代市場。作為工業研磨、半導體加工的核心材料,其成本激增將傳導至美國汽車制造、航空航天等下游產業,加劇全球供應鏈波動。更需警惕的是,本案可能成為貿易保護主義"導火索"——2023年美國自中國進口的原生熔融氧化鋁、碳化硅占(zhan)其(qi)總進(jin)口量的91%和(he)88%,類似調查若持續蔓延,將對中國磨(mo)料(liao)行業形成系統性(xing)沖擊,歐盟、印度等經濟體(ti)亦可(ke)能跟風啟動(dong)貿(mao)易(yi)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