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13日電 據日經中文網13日消息,與2021年度最初計劃的減產規模相比,豐田等6家日本汽車廠商(shang)現(xian)減產規模已超100萬輛。
目前,東南亞的新冠疫(yi)情規(gui)模再次擴大。該地(di)區是(shi)車(che)載(zai)半導體的亞洲供應(ying)基地(di),同時影響(xiang)還擴大至歐美的汽車(che)廠商。
報道稱,總體(ti)來看,受(shou)半(ban)導體(ti)短(duan)缺等因素的(de)影響,豐田減(jian)(jian)產(chan)30萬輛,日產(chan)減(jian)(jian)產(chan)25萬輛,鈴木(mu)減(jian)(jian)產(chan)35萬輛,馬(ma)自達減(jian)(jian)產(chan)7萬輛,三(san)菱(ling)汽車4萬輛,斯(si)巴魯減(jian)(jian)產(chan)4萬輛,本(ben)田減(jian)(jian)產(chan)15萬輛。
據報道(dao),豐(feng)田將2021財年(nian)(截至2022年(nian)3月(yue))的全球產(chan)量(liang)下(xia)調至900萬輛,比期初計(ji)劃(hua)下(xia)調3%。日產(chan)汽車已宣布全年(nian)25萬輛減產(chan)計(ji)劃(hua),而鈴木的減產(chan)量(liang)相當于2020年(nian)度產(chan)量(liang)的10%,約35萬輛。
(瑞(rui)士)意法半導(dao)體(ti)的馬(ma)來西亞工(gong)廠(chang)停(ting)工(gong)產(chan)生了較大(da)的影響。意法半導(dao)體(ti)向(xiang)豐(feng)田旗下的供應商供應芯片,但(dan)疫情(qing)擴大(da)導(dao)致員工(gong)難以出勤,無法制造(zao)制動器零部件(jian)等,導(dao)致整車的生產(chan)也無法推進。
報道稱,意法半導(dao)體訂單已排到18個月后,但工廠無(wu)法順利運(yun)行,也未能及時處理訂單。
車(che)載(zai)半導體大(da)型企業(ye)德國英飛凌科技公司(si)自(zi)6月起,將馬(ma)來西亞南(nan)部的(de)馬(ma)六甲工(gong)廠(chang)(chang)(chang)在5周時間里停工(gong)20天。該工(gong)廠(chang)(chang)(chang)生產用于方向(xiang)盤和(he)制動(dong)器等的(de)半導體,并向(xiang)汽車(che)零部件廠(chang)(chang)(chang)商供應(ying)。
報道(dao)還稱,據美國(guo)調查公司9月上旬(xun)發布(bu)的估算顯示,2021年全球汽車產(chan)量比期(qi)初預期(qi)減少約(yue)6%,降至約(yue)8000萬輛,營業收入的機會(hui)損失超過1300億(yi)美元。(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