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次從玉米芯里提煉出石墨烯、第一次把石墨烯應用到纖維里并生產石墨烯纖維制品……圣泉集團作(zuo)為新(xin)材(cai)料產業(ye)發展(zhan)(zhan)的(de)領軍企(qi)業(ye),持續做好創新(xin)創業(ye),服(fu)務新(xin)舊動(dong)能轉(zhuan)換,聚力(li)高質(zhi)量發展(zhan)(zhan)。發展(zhan)(zhan)目(mu)標明(ming)確、思路清晰,圣泉集團總裁唐(tang)地源告訴(su)記者(zhe):“作(zuo)為一名企(qi)業(ye)家(jia),要弘揚(yang)新(xin)時代闖關東(dong)精神,以埋頭苦(ku)干、無私奉獻的(de)作(zuo)風(feng),善始善終、善作(zuo)善成的(de)信(xin)念,弛(chi)而不息、久(jiu)久(jiu)為功的(de)定力(li),推動(dong)企(qi)業(ye)實現高質(zhi)量發展(zhan)(zhan)。
”不甘落后、不懼風險。“在圣泉的發展歷程中,不知道經歷的多少次研發失敗。失敗的經驗,遠遠多于成功的經驗。”唐地源坦言,目前圣泉對生物質的新型應用中,大約有30多類新產品“存活”了下來,但“夭折”的產品數量遠遠超過這個數字。通過創新,圣泉集團生產出很多革新性的新材料,從“神八”、“神九”等“神舟”系列飛船返回艙的保溫原材料,到中國高鐵廣泛應用的圣泉輕芯鋼,再到國際首創的生物質石墨烯,圣泉集團用破釜沉舟的創新勇氣,創造了許多個世界第一。
"敢闖敢創、善作善成,創新是發展的靈魂,是企業不斷壯大的源泉。"創新是圣泉每一位員工的信仰,從建廠到現在,圣泉一直走在創新的路上。”唐地源說。2018年中美貿易戰首當其沖的芯片問題,暴露了我國芯片產業發展的嚴重不足,但也讓那些一直致力于芯片國產化的公司浮出水面,圣泉集團因為光刻膠用酚醛樹脂這一制造芯片的關鍵材料而受到社會的關注。記者還了解到,圣泉依靠科研創新將植物秸稈中的半纖維素、木質素、纖維素三大成分提純并分別高效利用,生產出瀝青乳化劑、可降解塑料袋、生物基抑塵劑、木糖及L-阿拉伯糖功能糖、生物質石墨烯、纖維素紙漿等高附加值產品,解決了農作物秸稈難以高效利用的全球性難題,系列產品可部分替代煤炭和石油等化石原料,多種產品打破國外多年壟斷,同時帶動農民就業、增收,成為鄉村振興戰略落地實施的有效實踐。
政策落地生根,才能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站在企業角度,感受最直接的莫過于今年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實。記者了解到,圣泉集團2018年享受新政策并落實到位的優惠金額大約5400萬,其中的1000萬是能夠直接增加企業利潤的,其余4400萬則緩解了資金壓力。
2019年,繼續落地上述政策及《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中的新政后,預計增加企業利潤至少2500萬。在落地稅收優惠政策的過程中,章丘區稅務局的“一窗通辦”、“中午不間斷辦稅”、“微信排隊取號”、“微信辦稅”等服務,也讓企業體會到了國家倡導的“放管服”在基層稅務機關的落實。
打通關節、破解制約,加快“放管服”,“店小二”、“零跑腿”,章丘區在濟南市率先完成一次辦成改革,一口受理、全程代辦、聯審聯辦、多證合一……一系列能感知、有溫度、見效果的舉措,擦亮發展“名片”,全力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投資者到章丘投資興業。唐地源還表示,“希望政府部門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特別是加強重大創新技術的保護,促進民營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
“我們計(ji)劃建(jian)設35萬(wan)(wan)噸(dun)高端新(xin)材(cai)(cai)料產(chan)(chan)業(ye)基(ji)地(di),新(xin)形成高端酚醛樹脂生產(chan)(chan)能力(li)23萬(wan)(wan)噸(dun)及(ji)鑄造用新(xin)材(cai)(cai)料生產(chan)(chan)能力(li)12萬(wan)(wan)噸(dun),項目建(jian)成后,圣泉(quan)集(ji)團酚醛樹脂產(chan)(chan)能將躍居全球第(di)一,鑄造輔助材(cai)(cai)料全球第(di)一的(de)位(wei)置將進一步得到鞏固。”談到下步發展,唐地(di)源信心滿(man)滿(man),“創新(xin)路(lu)上做最(zui)好的(de)自己,圣泉(quan)集(ji)團將鉚足干勁(jing),繼續為章丘經濟發展貢獻力(li)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