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即將結束,年末狂歡接踵而至。今年零部件行(xing)業(ye)(ye)內發(fa)生諸多典型(xing)事件,拆(chai)分(fen)、并購、破產、出(chu)售、合作等(deng)多部大戲(xi)接(jie)連上演(yan),串聯起來(lai)甚至可以演(yan)繹一(yi)(yi)部現代(dai)版《江(jiang)湖恩(en)仇錄(lu)》。各家(jia)企業(ye)(ye)劇(ju)情相對獨立(li),又環環緊扣;矛盾沖突一(yi)(yi)波未平,一(yi)(yi)波又起;層層遞進、制造懸念(nian)。為此總結出(chu)零部件行(xing)業(ye)(ye)的(de)十大劇(ju)(qu)情(shi),接(jie)下來(lai)就(jiu)請(qing)各位一(yi)(yi)一(yi)(yi)品味。
一分鐘讀懂全文:
1、面(mian)對技術(shu)的快速變革,零部(bu)件企業要求(qiu)團隊都(dou)具(ju)備極高的靈活性(xing)和響應(ying)速度。因此,調整組織(zhi)構(gou)架將是實現目標的一種手段。
2、收購的(de)(de)目的(de)(de)不僅僅想要賺錢,更(geng)為了(le)提高(gao)競爭力、消(xiao)除(chu)競爭壓力。從長遠的(de)(de)角度(du)來(lai)看,更(geng)多的(de)(de)是一種(zhong)商業布局(ju),謀求做(zuo)大做(zuo)強。
3、當前,中國(guo)市(shi)場的消費(fei)體量(liang)逐(zhu)漸增大,全(quan)球制造業(ye)更多在中國(guo)尋求發(fa)展,零(ling)部(bu)件(jian)企業(ye)也加速(su)在中國(guo)的本(ben)土化戰(zhan)略。對于他們而言,一方(fang)面可(ke)以降(jiang)低成(cheng)本(ben),另一方(fang)面可(ke)快速(su)響應(ying)中國(guo)市(shi)場化需(xu)求。
劇情一:主動拆分業務實現多元化發展
代表事件:
1、2018年6月14日,渦輪增壓發動機發明者霍尼韋爾宣布將其運輸系統業務拆分,并以企業家兼工程師克里夫·加勒特的名字成立新公司,獨立上市。
2、2018年7月26日,汽車配套供應商大陸集團啟動史上最大規模的組織變更,公司一分為三,分別為汽車業務部分、輪胎業務部門以及動力總成部門。其中,動力總成部分或將獨立上市。
3、2018年11月19日,語音技術公司紐昂斯通訊宣布分離汽車業務,使其成為一家全新的、獨立的可公開交易的公司,并取名為紐昂斯汽車(Nuance Auto),該公司定位為新一代的車載軟件公司。

劇情二:謀求轉型,“電動化”成發展新方向
代表事件:
1、2018年1月1日,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舍弗勒組建獨立電驅動業務部,3月新增電動汽車業務部門。
2、2018年3月27日,全球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全球首個電池產業化項目——車用48V電池項目在江蘇無錫開工。
3、2018年7月,動力設備制造商康明斯計劃收購純電動及混合動力系統供應商Efficient Drivetrains公司(簡稱EDI),意圖擴大電氣化市場份額。

劇情三:重組實現企業資源聚焦
代表事件:
1、2018年1月,米其林宣布,正式對集團內部進行重組,把全球業務劃分成10個區域,現在將有10個新區域,14個業務線和8個業務部門。其中,10個區域分別為北歐、中歐、南歐、東歐、北美、南美、中美、中國、東亞其他國家及澳大利亞、非洲-印度-中東地區。14個“業務線”將為每個客戶類別開發優惠,他們將在組建戰略中發揮關鍵作用。八個業務部門將為區域和業務線提供專業知識和支持。
2、2018年11月中旬,東風集團將旗下六家老零部件公司進行業務重組,其中,東風車輪、東風傳動軸、東風懸架彈簧、東風泵業汽車零部件公司整合成東風汽車底盤系統有限公司,注冊資本4.79億元,主營鋼車輪、鋁車輪、鋼板彈簧、空氣懸架、傳動軸等汽車底盤系統核心零部件(總成)產品;東風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購東風汽車電氣有限公司,與旗下東風汽車電子有限公司合并重組成立東風電驅動系統有限公司。主營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整車控制器、汽車儀表、汽車電子、傳感器、發電機和起動機等業務。兩家系統化新公司相繼成立。這樣的改革重組是為了打通新能源業務,并意圖成為電驅動系統集成供應商。

劇情四:通過收購擴大公司市場份額
代表事件:
1、2018年4月12日,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寧波均勝電子(涉及汽車安全系統、新能源汽車動力管理系統以及汽車功能件總成等的研發與制造)旗下子公司均勝安全系統公司成功完成收購日本高田資產。此次收購的是除硝酸銨氣體發生器業務(PSAN)以外的主要資產,收購價為15.88億美元。
2、2018年12月10日,米其(qi)林收購(gou)車(che)載(zai)資通訊方案供應商TomTom的(de)車(che)載(zai)資通訊業務(Telematics business),成交金額(e)高達10億(yi)-15億(yi)歐(ou)元(約78億(yi)-118億(yi)元人民幣(bi)),米其(qi)林有(you)意將該(gai)車(che)載(zai)資通訊業務整合到旗(qi)下的(de)車(che)隊管理(li)事(shi)業部。

劇情五:出售非核心業務,換取現金流
代表事件:
1、2018年9月30日,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國際宣布將旗下液壓和控制部門以12.3億美元(約合84.7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給韓國能源管理系統供應商Hanon系統公司。今后,麥格納動力總成業務將繼續關注動力系統開發,提供變速系統和包括電動版在內的傳動系統。
2、2018年11月13日,汽車部件和座椅的獨立供應商江森自控將最后一塊汽車零部件業務——車用電池,以132億美元(約合911.46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給加拿大布魯克菲爾德資產管理公司(Brookfield Business Partners L.P.)。至此,這家零部件企業竟與汽車產業毫無瓜葛。

劇情六:跨界合作,玩兒出新花樣
代表事件:
1、2018年11月,日本零部件供應商電裝持股半導體公司英飛凌科技,加速其技術研發,助力自動駕駛等新一代車載系統。獲得電裝投資后,英飛凌科技的半導體技術將與電裝的車載技術及專業知識相結合,加速新款及新興移動應用方案的研發進度。
2、2018年11月26日,亞馬遜(Amazon)旗下公司亞馬遜云計算服務公司與英特爾公司旗下自動駕駛子公司Mobileye展開合作,可幫助Mobileye在更短的周期內對技術進行微調,迭代自動駕駛功能。

劇情七:觸發破產魔咒
代表事件:
1、2018年8月2日,山東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中國知名的輪胎企業永泰集團清算一案,隨著公告的發布,意味著永泰集團被申請破產清算,正式在官方意義上宣告倒閉。
2、2018年8月,汽車底盤零部件制造商臺州雄捷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破產。
3、2018年10月,汽車零配件制造銷售湖北屹豪汽車零配件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破產。

劇情八:掘金,集體轉戰中國市場
代表事件:
1、2018年(nian)9月(yue)22日,自動駕駛商業(ye)(ye)化運營開發(fa)(fa)技術公司安(an)波(bo)(bo)福(fu)在蘇(su)州設立研發(fa)(fa)中(zhong)心。同時,安(an)波(bo)(bo)福(fu)與中(zhong)國電信合作建立的5G V2E試(shi)驗室也落(luo)戶安(an)波(bo)(bo)福(fu)蘇(su)州研發(fa)(fa)中(zhong)心。接下來,安(an)波(bo)(bo)福(fu)可利用V2E(車(che)(che)聯網)專(zhuan)業(ye)(ye)知識,進(jin)行基(ji)于5G的車(che)(che)車(che)(che)通訊(V2V)、車(che)(che)輛與行人(ren)通訊(V2P)等系統的技術驗證及測試(shi)。
2、2018年11月,汽車與發動機零部件制造商馬勒將在常熟新建研發中心,優化內燃機的同時大力開發用于電動交通的創新解決方案。
3、2018年11月26日,德國零部件企業博澤在華投資14億元,建設亞洲最大生產基地,是博澤亞洲最大的生產基地,也是公司全球5大標桿工廠之一。新工廠將生產近全系列博澤產品,包括車門系統、玻璃升降器、門鎖模塊、座椅系統、座椅導軌、座椅電機等。

劇情九:零部件大鱷與動力電池的愛恨情仇
代表事件:
1、2018年2月28日,博世宣布放棄(qi)自制動力(li)電池,未(wei)來通過電池管理(li)系統(tong)(tong)計技術與系統(tong)(tong)集成能力(li)來提供完整的電池系統(tong)(tong)。
2、2018年11月初,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萬向(xiang)集團表示,計劃(hua)投資600億元,建設年產80G瓦時鋰(li)電(dian)池項目。

劇情十:擁抱造車新勢力
代表事件:
1、2018年3月26日,汽車零配件生產企業弗吉亞與零跑汽車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其提供汽車信息娛樂和連接解決方案。
2、2018年9月24日,拜騰與博世集團在德國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動力系統、制動系統、駕駛員輔助系統等領域展開重點合作。
3、2018年9月25日,汽車發動機和動力傳動系統零部件生產商博格華納與威馬汽車簽署為期三年的戰略合作協議,前者提供電驅動技術及其他高效解決方案,博格華納eDM電驅動模塊將應用于威馬EX5車型上。

編輯總結:
當前,零部件正面臨行業巨變,供應商依靠傳統的經營模式,越來越難以維持過去的競爭優勢。對于大型集團公司來說,龐大的業務板塊也必然帶來了繁瑣冗長的運營流程,正因如此,他們更需要通過拆分、并購、合作等多種形式,適應環境變化。此外,隨著汽車四化的發展趨勢,零部件企業在技術方面也發生了轉型,如增強動力電池技術以及智能網聯等方向的技術探索。在變革的時代下,下一個分拆重組的將是誰?未來更高附加值的業務在哪里?如何獲得更多利潤?將是企業接下來思考的重要命題。(文/汽車之家 李娜)


手機資訊
官方微信







豫公(gong)網安備410197020036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