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多國央行正惴惴不安地盯著隨美元的加息時(shi)間,因為(wei)在(zai)本(ben)月(yue)9月(yue)27日(ri)很可(ke)能(neng)迎來(lai)美(mei)元的(de)(de)第三次加息。對于部分國家來(lai)說(shuo),這(zhe)一次美(mei)國加息意味(wei)著(zhu)本(ben)國將付出犧(xi)牲經濟增(zeng)長的(de)(de)代價——為(wei)了應對強美(mei)元之殤,這(zhe)些國家的(de)(de)經濟已經變得“血肉模糊”!
加息沒有效果,拋售美元動作滯后,強勢美元令新興市場沒轍?
以阿根廷貨幣-比索為例,阿根廷比索今年持續跌個不停之后,阿根廷央行在8月底緊急宣布加息上升1500基點,將利率提升至60%的高位;除此以外,阿根廷央行還附加了配套措施——大舉拋售外儲,數額3.3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6月美聯儲今年第二次加息之前,阿根廷央行在5月初的短短八天時間內連續三次絕望式加息,將利率直接提高至40%的水平。但當時,阿根廷比索完全對此“視而不見”,持續保持下跌的勢頭,并在在近日再度遭遇瘋狂拋售,一度跌超22%。
對阿根廷這樣的國家來說,更讓人背后一涼的是,他們還持有大量的外債!而在貨幣持續貶值的情況下,償還這些債務的成本就會更高,這樣不但會加劇本國的經濟困境,還會導致資金從該國回流美國。資金流向機構EPFR發布的周度數據顯示,截至8月29日當周,美國債券型基金凈流入8.8億美元,此前一周更是流入27.1億美元,全球資金正在繼續而且加速流入美國市場。
因此,當一個經濟體的貨幣沒有足夠國際化,同時又低外儲高外債的情況下,才會隨時都因為美元通用貨幣的施壓,變得奄奄一息。面對美元的收割,新興國家該如何自救?其實,阿根廷等國跟隨美聯儲加息的方式僅僅是用“治標不治本”形容,他們必須另想辦法才行。
中國早就留有一手,并且有很大可能不跟隨加息
事實上,中國似乎早就看透了美元的把戲,于是多年來,扎扎實實增加外匯儲備。央行公布的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179億美元,較6月末上升58億美元,升幅為0.19%。即使今年人民幣的10%貶值幅度引人擔憂,央行也只是不緊不慢地將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調整為20%。
由于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使得人民幣匯率彈性已經遠遠大于從前。另外,我國也比以前會花錢了,以往我們都是用外匯購買大量美債,現在我們除了投資美債,還購買歐債,還在海外投資了油田、礦產和港口等實實在在的資產。
截至今年6月,中國所持美國國債規模降至1.18萬億美元,環比減少44億美元。即使中國現在仍是美國最大的外債持有者,對比其他國家如驚弓之鳥般大規模拋售美債的舉動,中國絲毫沒有要拋售美債的意圖,更是讓美國有“如芒刺在背”的恐慌。
但是美國更應該緊張的應該是這個,有消息稱,中國正在考慮減緩或停止購買美國國債,因為其相對其他資產的吸引力已經下降。另一方面,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人民幣在全球支付貨幣中的使用排名為第五位,人民幣正在全球貨幣市場占有越來越多的主動權。
野村中國(guo)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認為,如果美(mei)國(guo)9月還(huan)(huan)要加息,中國(guo)央(yang)行不加息的概(gai)率(lv)(lv)會(hui)(hui)更(geng)大,甚至有可(ke)能(neng)在跟(gen)的前(qian)后宣布降低(di)存準(zhun)金,這樣能(neng)把實際的市場利(li)率(lv)(lv)壓下來。雖然美(mei)元霸權的威(wei)脅還(huan)(huan)在,但是(shi)人(ren)民幣絕不會(hui)(hui)任其宰割,隨著人(ren)民幣的影響與日俱增,美(mei)元霸權在中國(guo)很(hen)難(nan)興風作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