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國家外匯管理局等宏觀經濟部委密集(ji)發聲,就下(xia)一步(bu)政(zheng)策重點作出(chu)部署(shu)。 專家(jia)指出(chu),我國宏觀經(jing)濟政(zheng)策微(wei)調(diao)預調(diao)已經(jing)開始部署(shu),下(xia)半(ban)年政(zheng)策推(tui)進重點開始浮出(chu)水面。在穩(wen)中求(qiu)進總基調(diao)下(xia),貨幣政(zheng)策、財政(zheng)政(zheng)策、行(xing)業政(zheng)策等將綜(zong)合(he)發力,穩(wen)就業、穩(wen)金融(rong)、穩(wen)外貿、穩(wen)外資(zi)、穩(wen)投資(zi)、穩(wen)預期工作將多路推(tui)進。
人民銀行8月1日召開2018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研究部署下半年重點工作。會議釋放出明確信號:下半年將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加強預調微調,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此外,積極穩妥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結合起來;繼續改善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進一步擴大金融開放等也被列入下半年重點工作。
“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堅決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財政部部長劉昆日前在《求是》撰文指出。其中,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方面,嚴控法定限額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著力防控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
“要強化‘底線思維’,以實實在在的舉措,全力應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國家發改委8月1日召開的全國發展改革系統視頻會議提出,要拿出硬招,加快突破改革瓶頸和制約創新發展的障礙。要下大力氣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著力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
商務部8月1日至2日召開的2018年年中黨組擴大會議提出,要千方百計穩外貿穩外資擴消費、確保完成全年商務工作主要目標任務。會議還就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妥善處理中美經貿摩擦等作出部署。
國家外匯管理局8月2日召開2018年下半年外匯管理工作電視會議,就持續深化外匯管理改革,擴大外匯市場開放;綜合施策,打好防范化解外匯領域重大風險攻堅戰等也作出重點部署。
“下半年中國宏觀政策的‘微調預調’已經開始部署,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行業政策等很多方面會給出具體的部署。”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指出, 在宏觀政策的“微調預調”下,有幾個方面可能帶來顯著的變化:一是目前全口徑的基建投資增速只有3%左右,未來基建投資增速有望企穩甚至回升,對固定資產投資的負面影響邊際減弱;二是在央行政策的支持下,信貸增速有望回升,有效補充表外融資的回落,支持信用擴展速度觸底回升;三是將逐漸允許采礦業、制造業等周期性行業進行資本開支擴展,制造業投資增速有望維持在6%以上,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形成支撐。
日前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加強統籌協調,形成政策合力,精準施策,扎實細致工作:一是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二是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三是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結合起來;四是推進改革開放;五是扎實推進解決房地產市場問題;六是做好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工作。
政治局會議還明確提出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觀分析師唐建偉指出,六個“穩”字體現了未來宏觀政策的重心是求穩。宏觀政策層面,未來財政政策重心是結構調整,而貨幣政策重心是總量調節。下半年會更加注重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協同發力。此外,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難松,長效機制推進將加快。
中國社科院(yuan)財經(jing)(jing)戰略(lve)研(yan)究院(yuan)研(yan)究員楊志勇對(dui)《經(jing)(jing)濟參考(kao)報(bao)》記(ji)者表示,當前(qian),需要緊(jin)(jin)密(mi)結合“穩(wen)中有變”這一新的(de)(de)經(jing)(jing)濟形(xing)勢判(pan)斷,采取更有針(zhen)對(dui)性的(de)(de)宏觀經(jing)(jing)濟政(zheng)(zheng)策(ce)(ce)。在他看來,財政(zheng)(zheng)政(zheng)(zheng)策(ce)(ce)應在經(jing)(jing)濟穩(wen)定增長中發揮(hui)更加重要的(de)(de)作用(yong),除了常規的(de)(de)支出促穩(wen)的(de)(de)做(zuo)法之外,還要提高(gao)前(qian)瞻性、靈活性、有效(xiao)性。“這需要對(dui)市場有更加精準的(de)(de)研(yan)判(pan),對(dui)各種政(zheng)(zheng)策(ce)(ce)工具的(de)(de)適(shi)用(yong)性有更加專業的(de)(de)把握。”與此同時,“積極的(de)(de)財政(zheng)(zheng)政(zheng)(zheng)策(ce)(ce)和穩(wen)健的(de)(de)貨幣政(zheng)(zheng)策(ce)(ce)需要更加緊(jin)(jin)密(mi)的(de)(de)配合。流(liu)動性合理充裕(yu),是積極財政(zheng)(zheng)政(zheng)(zheng)策(ce)(ce)順利實施的(de)(de)重要外部(bu)環境。”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澤彩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下一步,財政政策應在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方面發力,尤其要聚焦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具體而言,壓實減稅降費政策,推動科技創新,優化升級制造業,挖掘小微“雙創”潛力,轉換新舊動能等,都將成為下一步政策的主要發力點。
盤(pan)古(gu)智庫高級(ji)研究員吳(wu)琦表示,下半年“三去(qu)一降一補”仍會繼續推(tui)動,但應立足于(yu)穩中求進(jin)工作總基調(diao),著眼于(yu)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fa)展的大(da)局,致力于(yu)推(tui)動“三去(qu)一降一補”取(qu)得實質性進(jin)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