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穩外貿 “國八條”9月公布后,各項細則陸續面世,很多外貿企業已經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優惠政策。
例如國家質檢總局就在10月1日前通過官網向社會公布了免收2012年第四季度法定出入境檢驗檢疫費的具體措施和相關要求。據昨日(10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長假期間,這一政策共惠及進出口企業5902家,免收金額5449.2萬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多地海關正在逐步落實海關總署出臺的十六項措施,傳統出口城市溫州有5900余家有外貿實績的企業可享受到不同程度的利好政策。
中國(guo)社科(ke)院(yuan)世界經濟與政治(zhi)研究所副研究員高凌云(yun)分析說,這(zhe)些措施與此前國(guo)務院(yuan)出(chu)臺的(de)意見相吻合,能實實在(zai)在(zai)地(di)減輕企(qi)業在(zai)出(chu)口費用上的(de)包袱。
多部委聯動穩外貿
為落實外貿“國八條”,質檢總局對今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報檢的所有出入境貨物、運輸工具、集裝箱及其他法定檢驗檢疫物,免收出入境檢驗檢疫費,這項政策在長假期間給外貿企業帶來5449萬元的實際優惠,效果可謂立竿見影。
據了解,檢疫、檢驗費的收取標準一般為進出口貨值的1.25‰至1.5‰。杭州風天進出口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林單銀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去年四季度測算,上述政策大約能為企業省下近20萬元的檢驗檢疫費用。而據浙江省檢驗檢疫局方面表示,浙江轄區4萬家進出口企業將受惠這一政策,預計今年四季度免收費用將達2億元。
進口方面的扶持力度也明顯加強。財政部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為鼓勵先進技術設備、重要原材料、關鍵零部件及元器件進口,中央財政近日撥付2012年進口貼息資金25億元,比上年增長25%。據財政部測算,平均每一元進口貼息資金能拉動近12美元進口。
商務部研究院院長霍建(jian)國告訴《每日(ri)經(jing)濟新聞(wen)》記(ji)者,直(zhi)接進口先進機(ji)器、設備(bei)尤其是(shi)進口高技術產(chan)品(pin)時(shi),相當(dang)于(yu)進口品(pin)中已包含(han)了貿易伙(huo)伴(ban)的(de)研發(fa)成果,這種(zhong)技術引進可(ke)以迅速提(ti)高一國的(de)技術水平,縮短技術差距,同時(shi)可(ke)以促進產(chan)業升級(ji),從而改(gai)善本國的(de)產(chan)業結構和競爭力。
除上述兩部委之外,海關總署也在9月28日公布了《海關總署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措施》,取消了多項收費,并對部分服務或手續進行了優化和簡化。海關總署署長于廣洲表示,下一步還將繼續與發改委、財政部會商,進一步取消貨物行李物品保管費等收費項目。
多地加緊落實“國八條”
穩外(wai)(wai)貿(mao)“國八條(tiao)”出臺后,多個外(wai)(wai)貿(mao)重鎮的地方政府也積極采取措施(shi)落實細則。
根據海關總署的要求,從10月1日起,溫州海關已停止收取進出口貨物進口付匯、出口收匯、出口退稅報關單證明聯打印費、報關單條碼費及海關監管手續費等3項費用。據當地一家外貿企業負責人介紹,報關費用由此可減少20%。記者了解到,下一步海關還將進一步取消ATA單證冊調整費和貨物行李物品保管費等兩個收費項目。
與溫州同為浙江外貿重鎮的寧波也打出了一套穩外貿組合拳,其中包含面向重點外貿企業推出13項通關便利。具體舉措包括進口優先接單和審單,進口預約加班,取消出口交單時間限制,出口“當天報關,當天放行”,優先查驗,進口預約查驗,進口貨物當天查驗完畢等。
作為穩外貿重要“杠桿”的出口退稅政策是“國八條”的重中之重,很多地方政府也正加快出口退稅的步伐。例如福州市國稅局采取多項措施加快出口退稅的辦理進度,在申報單證及信息正常齊全的情況下,將原來的20個工作日辦結的限時服務承諾制縮短到15個工作日,將每月退稅審批批次提高到4次,確保出口退稅款及時準確退到企業,加快企業的資金回籠。
“出口退(tui)稅(shui)(shui)回(hui)款(kuan)速度在政策不斷加力(li)的背景下(xia)明顯加快。”林(lin)單銀說,盡(jin)管出口退(tui)稅(shui)(shui)稅(shui)(shui)率并未上(shang)調,但回(hui)款(kuan)速度加快以后(hou),企業賬面上(shang)基本能保證充沛的資金進行周轉,接單的底氣(qi)也足(zu)了許多。
四季度外貿有望脫離“寒冬”
9月外貿數據即將出爐,從前8個月數據來看,距離實現全年外貿增長10%的目標還有一定距離。商務部9月27日在重慶召開全國商務系統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工作會,商務部副部長鐘山指出,要以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為主線,以調結構為重點,打好四季度外貿穩定增長“攻堅戰”。
霍(huo)建國稱,企業(ye)應加(jia)大(da)擴大(da)市場的(de)力度,提高(gao)高(gao)附加(jia)值產(chan)品的(de)生產(chan),控制和降(jiang)低生產(chan)成本,在結構調(diao)整中謀求(qiu)發展出路。
東興證券策略分析師(shi)王明(ming)德表示,此次促外(wai)貿政策短期措施(shi)與長期措施(shi)相結(jie)合,主要的有力措施(shi)在于(yu)稅收減免、信(xin)用覆蓋面擴大(da)、審(shen)批程序簡化(hua)等。預計(ji)在未來(lai)數月中,促外(wai)貿政策效果將會逐步(bu)顯現。
外需也方面出現了一些可喜跡象。高盛全球領先指數(GLI)、新出口訂單指數以及韓國等鄰國的出口數據都有所改善,進口增速在連續幾個月疲軟之后可能也小幅復蘇。高華證券報告稱,9月出口同比增速將從8月的2.7%升至8.0%。
“未來幾(ji)個(ge)月出口可能會有緩慢(man)的(de)(de)回(hui)升,隨著圣(sheng)誕節的(de)(de)來臨,歐美需求會略有活躍(yue),再加上年末一(yi)(yi)般(ban)是(shi)進出口的(de)(de)高峰期,這將刺激(ji)國內(nei)出口出現一(yi)(yi)定反(fan)彈(dan)。”霍建國認為(wei)。


手機資訊
官方微信







豫公(gong)網安備410197020036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