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發布關于促進地質礦產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按照意見要求,廣東未來將積極推動稀土、高嶺土、有色金屬礦以及金銀硫鐵礦等四大優勢礦產產業鏈培育,同時加大對大型企業的扶持力度。
培育3-5家龍頭企業
文件提出,爭取到2015年,新發現一批礦產地,建立一批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基地,培育3-5家礦業龍頭企業;到2020年,打造形成稀土礦、高嶺土礦、有色金屬礦,以及金、銀、硫鐵礦等4條采選和深加工產業鏈,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實力明顯增強,重大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礦產資源相關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本培養形成。
為加快推進地質找礦工作,文件要求,加強礦產資源調查評價、推進礦產資源重點勘查和接替資源勘查。圍繞南嶺成礦帶粵北地區、武夷成礦帶粵東地區、欽杭成礦帶粵西地區三大重點成礦區帶,以銅、鐵、鉛、鋅、金、銀、鎢、錫等重要礦種和鈾、稀土、稀有及稀散金屬等優勢礦種以及深部地熱資源和干熱巖為重點,新發現一批礦產地和找礦靶區。大力推進國家級和省級整裝勘查區的整裝勘查以及梅州市等地區稀土整裝勘查,力爭形成一批大型或特大型礦產資源開發基地。
礦產資源開發方面,在韶關、清遠、河源、梅州、云浮等市的重點區域和肇慶、惠州、陽江、茂名等市的部分地區,因地制宜優化發展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相關產業。實行主要礦產礦山最低開采規模制度,扭轉礦業開發“小、散、亂”的局面。
打造資源開發產業鏈
文件表示,積極扶持大型礦業企業發展。支持省屬大型國有企業、市縣政府國有企業、其他所有制企業和礦山等資源型企業建立集團式礦業公司。大型企業與具有甲級礦產勘查資質的地勘單位合作勘查的,可在同等條件下按規定優先取得探礦權。
文件還表示,打造礦(kuang)產(chan)(chan)資(zi)(zi)源(yuan)開(kai)(kai)發(fa)(fa)產(chan)(chan)業(ye)鏈(lian)、培育礦(kuang)產(chan)(chan)資(zi)(zi)源(yuan)相關的戰(zhan)略性新興產(chan)(chan)業(ye)、提高礦(kuang)產(chan)(chan)資(zi)(zi)源(yuan)綜(zong)合利(li)用(yong)水平(ping)、提升礦(kuang)產(chan)(chan)資(zi)(zi)源(yuan)對(dui)外(wai)合作(zuo)水平(ping)。推進稀土評(ping)價(jia)、分離應(ying)用(yong)研(yan)究(jiu),加強(qiang)稀土標(biao)準化技術研(yan)究(jiu),培育和形成稀土綜(zong)合開(kai)(kai)發(fa)(fa)利(li)用(yong)新產(chan)(chan)業(ye)。加強(qiang)對(dui)高嶺土、石英礦(kuang)(玻璃砂(sha))等非金屬(shu)礦(kuang)新材(cai)料(liao)的開(kai)(kai)發(fa)(fa)應(ying)用(yong),培育和形成非金屬(shu)高端新材(cai)料(liao)產(chan)(chan)業(ye)。支(zhi)持省內相關企(qi)業(ye)、地勘單位(wei)到省外(wai)、國外(wai)開(kai)(kai)展礦(kuang)產(chan)(chan)資(zi)(zi)源(yuan)勘查(cha)開(kai)(kai)發(fa)(fa)。


手機資訊
官方微信







豫(yu)公網安備(bei)410197020036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