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大的鉆石消費國之一,中國同時也是最主要的生產(chan)地,根(gen)據貝(bei)恩咨詢發布(bu)的《2020年全球鉆石(shi)行(xing)業報告》,2020年中國寶石(shi)級培(pei)育鉆石(shi)產(chan)量達到300萬克拉,主要采用高(gao)溫高(gao)壓法(fa)生產(chan),占據全球40%以(yi)上的市場份額。
為了(le)(le)進一(yi)步促進我國(guo)培育(yu)鉆石(shi)(shi)行業健康發展,使用統一(yi)的(de)命(ming)名規范(fan),全國(guo)珠寶玉石(shi)(shi)標準(zhun)化技術委員會(hui)對國(guo)家標準(zhun)《寶石(shi)(shi)命(ming)名法(fa)》(GB/T 16552-2017)提(ti)出了(le)(le)修訂(ding)意(yi)見,確定以《培育(yu)鉆石(shi)(shi)》及其英語名稱《Laboratory-grown Diamond》作(zuo)為《人工/合成鉆石(shi)(shi)》的(de)基本(ben)名稱。
但(dan)是,卻(que)受(shou)到負責任珠(zhu)寶理事(shi)會(hui)、美國珠(zhu)寶商協會(hui)、珠(zhu)寶商警戒委員(yuan)會(hui)、國際鉆石(shi)制造商協會(hui)(IDMA)、世界(jie)鉆石(shi)理事(shi)會(hui)和世界(jie)鉆石(shi)交易所聯合(he)(he)會(hui)(WFDB)等海(hai)外機構的反對,他們(men)發布聯合(he)(he)聲(sheng)明稱,“培育鉆石(shi)”這一命名是不規范、錯誤的,應當叫做“實驗室(shi)培育鉆石(shi)”。
他們(men)認為“培育鉆(zhan)石(shi)”這(zhe)一名(ming)稱的改變將在(zai)中(zhong)國乃(nai)至全球消(xiao)費者中(zhong)引起極(ji)大(da)的概念混淆。并(bing)建議(yi)如(ru)果考慮替代“人工/合成(cheng)鉆(zhan)石(shi)”這(zhe)個名(ming)稱,那(nei)么應該保留“實驗室(shi)”這(zhe)一術語,既(ji)“實驗室(shi)培育鉆(zhan)石(shi)”,作為國家專(zhuan)業命(ming)名(ming)的標準術語。
因(yin)此,上述海外(wai)機(ji)構(gou)“敦促”我國相關機(ji)構(gou)采納他們的(de)命名意(yi)見,在(zai)“實(shi)(shi)驗室生(sheng)產鉆(zhan)石”或“實(shi)(shi)驗室制(zhi)造(zao)鉆(zhan)石”中(zhong),始終帶上“實(shi)(shi)驗室”,而非(fei)直接用“培育鉆(zhan)石”。
自1963年,我國科學家成功研制出中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到1965年創新性地研發出中國第一臺‘鉸鏈式六面頂壓機’,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壯大,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蝶變。人造金剛石產量占全球總量的90%以上,其中,高溫高壓法培育鉆石擁有一定的產能與技術優勢。
對國(guo)家(jia)標(biao)準《寶(bao)石(shi)命名法》(GB/T 16552-2017)提出了修訂(ding)意見,以《培育鉆(zhan)石(shi)》及其英語名稱《Laboratory-grown Diamond》作為《人工/合成鉆(zhan)石(shi)》的(de)(de)基本(ben)名稱是為了適應當前時代(dai)我國(guo)培育鉆(zhan)石(shi)產(chan)業現狀,符(fu)合我國(guo)基本(ben)國(guo)情。 國(guo)外機構(gou)無(wu)權干涉我國(guo)培育鉆(zhan)石(shi)國(guo)家(jia)標(biao)準的(de)(de)制定,且制定標(biao)準并不是海(hai)外機構(gou)的(de)(de)專(zhuan)利。
希望我們能如鉆石般的(de)璀(cui)璨與堅強,打贏標準之戰,從規則遵(zun)守(shou)者變為制定者,掌握(wo)中國培(pei)育(yu)鉆石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