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在福建南安德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樣品車間內,一排排嶄新的機械設備整齊擺放,公司相關負責人黃先生指著一臺設備驕傲地說:“能生產這種產品的企業全省不多,泉州只有我們一家!”原來,在衛浴金屬零配件生產領域,拋光環節基本采用人工手拋,不僅工人作業環境惡劣,而且拋光往往不均勻。為此,泉州華中科技大學智能制造研究院聯合該公司研發出智能化拋光機器人,獲(huo)得了泉(quan)州市科技計(ji)劃項目立項并通過驗(yan)收。
泉州華中科技大學智能制造研究院工作人員對設備進行調試
泉州華中科技大學智能制造研究院數控一代研發部副部長蘇德瑜介紹:“這個設備采用我們研究院自主研發的數控系統,通過示教產品的表面結構,從而生成拋光軌跡代碼,同時具備自適應智能補償功能,進行實時的拋光輪磨損量自動補償和線速度自動補償,保證產品拋光效果的一致性。還可以根據產品的拋光工藝,實現固體蠟、液體蠟打蠟方式自由切換。”黃先生告訴記者,相比傳統的手工拋光方式,拋光機器(qi)人具有效率上的明顯(xian)優勢(shi)——人工(gong)拋(pao)光1個水龍(long)頭需要10多(duo)分鐘,而(er)四工(gong)位(wei)的拋(pao)光機器(qi)人僅需3分鐘就可(ke)同時(shi)拋(pao)光完(wan)成4個水龍(long)頭,效率高出(chu)至少10倍。“這款產品(pin)大大增強了(le)我們產品(pin)的市(shi)場競爭(zheng)力(li),市(shi)場行情好的時(shi)候一年能賣出(chu)三(san)四十(shi)臺。”
“在聯合研(yan)(yan)(yan)發(fa)過程(cheng)中(zhong),德(de)林公司負(fu)責(ze)生產設備硬(ying)件,我(wo)們負(fu)責(ze)開發(fa)數控(kong)軟(ruan)件系(xi)統(tong)。這是個(ge)互利共(gong)贏(ying)的(de)模式,不僅降低了企業(ye)的(de)研(yan)(yan)(yan)發(fa)成(cheng)本,也是我(wo)們落(luo)戶泉州、服(fu)務當(dang)地制造業(ye)轉(zhuan)型升級(ji)的(de)初衷(zhong)。”蘇(su)德(de)瑜(yu)如是說。據了解(jie),創建6年來,泉州華(hua)中(zhong)科技(ji)(ji)大學智能制造研(yan)(yan)(yan)究(jiu)院已建立了1個(ge)國家級(ji)平臺,獲批福(fu)建省(sheng)智能裝備數字化工程(cheng)研(yan)(yan)(yan)究(jiu)中(zhong)心、省(sheng)級(ji)院士工作(zuo)站等(deng)4個(ge)省(sheng)級(ji)科技(ji)(ji)創新平臺,先后為140家企業(ye)提供技(ji)(ji)術(shu)和咨詢服(fu)務,承擔各級(ji)財政科研(yan)(yan)(yan)項目50余項,獲授權(quan)知識產權(quan)222項。
該研究院(yuan)取(qu)得的(de)碩果(guo)是(shi)我(wo)市實施“大院(yuan)大所(suo)大平臺(tai)”計(ji)劃(hua)獲得成效的(de)一個例證。近年來,為著力補(bu)強(qiang)科(ke)(ke)技(ji)創新平臺(tai)“短板(ban)”,依靠(kao)“一院(yuan)一策(ce)”,我(wo)市引進共建了中科(ke)(ke)院(yuan)海西研究院(yuan)泉州裝備制(zhi)造所(suo)、福建(泉州)哈(ha)工(gong)大工(gong)程技(ji)術研究院(yuan)、泉州南京大學(xue)環保產業(ye)研究院(yuan)等一批高端(duan)平臺(tai)。這些平臺(tai)紛紛與民企(qi)搭(da)建“命運共同體”,形成良好的(de)科(ke)(ke)研轉化效果(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