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造船市場的長期疲軟影響,全球船廠手持訂單量已經跌破3000艘,訂單不斷縮減降至過去15年來的新低,而即將生效的IMO環保法規已經成為船東遲遲不敢下單造船的最大顧慮。相比中日韓三國訂單不斷縮水,憑借郵輪訂單的支撐,歐洲船企的日子無疑最好過。
根據克(ke)拉克(ke)森最(zui)新(xin)發布(bu)的(de)報(bao)告,今(jin)年(nian)(nian)年(nian)(nian)初(chu)以來(lai),全(quan)球(qiu)手持(chi)訂單(dan)量持(chi)續下滑(hua),截止(zhi)11月底已降至2952艘(1000+GT)、7430萬CGT,按CGT計算年(nian)(nian)初(chu)至今(jin)手持(chi)訂單(dan)量降幅(fu)已達14%,相比2008年(nian)(nian)峰值時期更(geng)是(shi)下降了67%,創下2004年(nian)(nian)以來(lai)的(de)最(zui)低水平。
克(ke)拉克(ke)森(sen)指(zhi)出,今(jin)年交(jiao)付量(liang)(liang)(liang)(liang)持續增加,新船(chuan)訂單量(liang)(liang)(liang)(liang)卻一直(zhi)低迷。相(xiang)比(bi)之(zhi)下,2018年手(shou)持訂單量(liang)(liang)(liang)(liang)保持穩定,新船(chuan)訂單量(liang)(liang)(liang)(liang)和船(chuan)廠交(jiao)付量(liang)(liang)(liang)(liang)都(dou)相(xiang)對(dui)平(ping)衡。截(jie)止11月底(di),全球手(shou)持訂單量(liang)(liang)(liang)(liang)占現有船(chuan)隊比(bi)例也下滑至歷史低點,僅為(wei)9%(按(an)GT計算)。
數據顯示,截(jie)至11月底,中國船企(qi)手(shou)持訂(ding)單量共計1309艘(sou)、2630萬(wan)CGT,按CGT計算(suan)年(nian)初至今降幅(fu)約為(wei)15%;雖然今年(nian)交付量保持穩定,但中國船企(qi)接單量有所(suo)下降,特別是散(san)貨(huo)船訂(ding)單。
相對(dui)而言,韓(han)國船企(qi)(qi)手持訂單(dan)(dan)量縮水幅(fu)度較小(xiao),年初至今(jin)降幅(fu)僅9%,目前(qian)為440艘、2070萬CGT。這得益于LNG船訂單(dan)(dan)的支(zhi)持,盡管韓(han)國船企(qi)(qi)今(jin)年交付(fu)量增(zeng)加,但LNG船新訂單(dan)(dan)的大(da)量增(zeng)長依然(ran)在一定程度上支(zhi)撐了(le)韓(han)國船企(qi)(qi)手持訂單(dan)(dan)量。
在中日韓三國中,日本船企手(shou)持訂單量降(jiang)幅(fu)最為明顯,年初至今已經下滑了31%,目前僅剩610艘、1180萬CGT。同時(shi),歐洲船企手(shou)持訂單量目前為344艘、1250萬CGT,基(ji)本與2018年年底(di)持平(ping),主要(yao)是由于(yu)郵輪領域的(de)支持。
對IMO新法規帶來的(de)(de)不確(que)定的(de)(de)擔憂(you)是導致新船(chuan)訂單較低的(de)(de)一個重要(yao)原(yuan)因(yin)。原(yuan)克(ke)拉克(ke)森(sen)研(yan)究機構主席Martin Stopford博(bo)士、世界著(zhu)名(ming)航運分析師(shi)Martin Stopford此(ci)前曾表示(shi)國際海事組織相關環保(bao)新規是造(zao)成新船(chuan)訂單下降的(de)(de)主要(yao)原(yuan)因(yin)之一。Martin Stopford表示(shi),“IMO關于(yu) 2030年(nian)和(he)2050年(nian)的(de)(de)溫室氣體排放目標(biao)給新造(zao)船(chuan)市場(chang)帶來了不確(que)定性,讓很多(duo)船(chuan)東困惑。因(yin)為如果現在投資建造(zao)的(de)(de)船(chuan)到10年(nian)后的(de)(de)2030年(nian)很可能(neng)會過時。”
除了手持訂單量外(wai),手持訂單量所(suo)覆蓋的(de)船廠工作(zuo)時(shi)間(jian)也是衡量全球造船業的(de)另一項重要指(zhi)標。以此為參照(zhao)標準,可以很好地反映(ying)船廠的(de)經營水平,時(shi)間(jian)越(yue)長(chang),船廠經營越(yue)樂(le)觀。克拉克森的(de)報(bao)告(gao)指(zhi)出,這一指(zhi)標今年也有所(suo)下降。
截至目前,全球手持訂(ding)單量所覆(fu)蓋的(de)船廠工作時間已(yi)經下降(jiang)至2.3年(nian),不過,這一數字仍然高于2012年(nian)的(de)低谷,部分原因(yin)是因(yin)為(wei)自(zi)2012年(nian)以(yi)來(lai)船廠產能減少。
其中(zhong),中(zhong)國(guo)船企(qi)手持(chi)訂(ding)(ding)單(dan)(dan)工(gong)作(zuo)量覆蓋達(da)到2.4年(nian)(nian)(nian),在中(zhong)日(ri)韓(han)三國(guo)中(zhong)最長,但仍(reng)然低于2018年(nian)(nian)(nian)年(nian)(nian)(nian)底的2.7年(nian)(nian)(nian)。由于交(jiao)付量增加(jia),韓(han)國(guo)船企(qi)手持(chi)訂(ding)(ding)單(dan)(dan)工(gong)作(zuo)覆蓋量從2018年(nian)(nian)(nian)年(nian)(nian)(nian)底的2.9年(nian)(nian)(nian)迅速下降至2.2年(nian)(nian)(nian)。同時,日(ri)本船企(qi)的手持(chi)訂(ding)(ding)單(dan)(dan)工(gong)作(zuo)覆蓋量已經降至1.5年(nian)(nian)(nian),而歐洲(zhou)船企(qi)憑借郵輪手持(chi)訂(ding)(ding)單(dan)(dan)的支撐仍(reng)然維持(chi)在4.8年(nian)(nian)(nian)。
對于新船訂單不斷降低,Nordea Bank高管Thor-Erik Bech表示很難預測船市未來走向,但認為訂單低迷的情況可能將比此前所面臨的情況更長。Thor-Erik Bech表示,無論是船東還是投資者大家都在考慮未來選擇的船型、主機類型、推進系統類型,但這顯然需要時間。不過這對市場而言也是一件好事,這意味著在短期內將會有更少的船舶進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