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成政策主要方向
今年以來,國內10多個省市已經出臺了新能源汽車補貼獎勵政策,推進新能源汽車進一步發展。隨著新能源汽車支持政策的大力推進,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市場保有量快速增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前透露,將加強和完善汽車投資管理,防范盲目建設和無序發展。專家表示,這標志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開始進入一個新的轉折點,控量提質,推進實體經濟和高質量發展將成為新能源汽車政策的主要方向。
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近年來,發改委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新能源汽車發展,推動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的關鍵技術產業化,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據介紹,今年以來,全國共有上海、深圳、重慶、廣東、黑龍江等15個省市出臺地方新能源汽車補貼和獎勵政策。其中,廣東、河南、海南、云南、青海等地新能源汽車按照中央標準的50%進行補助。上海插電式混動車按中央標準的30%給予補助,純電動和燃料電池車按中央標準50%補助。西安非公共服務領域的按中央標準30%補貼,公共領域按50%補助。武漢按新能源汽車軸距大小給予50%和20%補貼。
孟瑋說(shuo),新能源(yuan)汽(qi)車技術水(shui)平提高很快,市(shi)場規模逐步擴大,但也出(chu)現了盲目發展的苗(miao)頭,在這樣(yang)的背(bei)景下,非常有必要強(qiang)化企(qi)業(ye)主(zhu)體責任和(he)政府監管(guan)責任,規范和(he)引導市(shi)場主(zhu)體投資(zi)(zi)行為(wei),加(jia)強(qiang)技術創新和(he)企(qi)業(ye)合作,防范盲目建設(she)和(he)無序發展。為(wei)此,發改委研究制定了汽(qi)車產業(ye)投資(zi)(zi)管(guan)理規定,對純電(dian)動汽(qi)車投資(zi)(zi)項目的準入標準,比過去的規定有所深(shen)化,并且(qie)開始征求意見(jian)。
業內專家表示,未來對于新建立的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將會對投資者在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的掌握、資金和融資能力、產品研發能力、研發投入和售后保障等方面提出更高的具體要求,以此規范市場主體投資行為,引導社會資本合理投向。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撰文指出,未來對于新建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設計、研發、生產等都將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提高產品的質量水平和生產能力。引導和推動企業、資金、技術向著更優質的方向集中,推進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在(zai)新(xin)能(neng)源汽(qi)車(che)準(zhun)入門檻提(ti)高的(de)(de)(de)(de)(de)同時,新(xin)能(neng)源汽(qi)車(che)產業投資(zi)(zi)的(de)(de)(de)(de)(de)管理權限則由中央下放到(dao)地(di)方(fang)。地(di)方(fang)政府在(zai)汽(qi)車(che)投資(zi)(zi)項目的(de)(de)(de)(de)(de)管理上(shang)將(jiang)(jiang)承(cheng)擔更多的(de)(de)(de)(de)(de)職責。但與此同時,也將(jiang)(jiang)對地(di)方(fang)政府引入汽(qi)車(che)產業投資(zi)(zi)項目的(de)(de)(de)(de)(de)標準(zhun)進行更加嚴(yan)格的(de)(de)(de)(de)(de)規(gui)定和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