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協(xie)同”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de)企業為(wei)了實現某種(zhong)戰略目的(de),通過公(gong)司協(xie)議或聯合組(zu)織等方式而結成的(de)一種(zhong)網絡式聯合體(ti)。就(jiu)如同韓(han)后(hou)(hou)、雅(ya)麗潔等化妝品品牌與廣東(dong)益(yi)(yi)邦(bang)供(gong)應鏈有限公(gong)司簽署的(de)電商合作(zuo)協(xie)議。而作(zuo)為(wei)精益(yi)(yi)供(gong)應鏈服務提供(gong)商,益(yi)(yi)邦(bang)憑借(jie)強(qiang)大(da)的(de)精益(yi)(yi)供(gong)應鏈綜合運營服務能(neng)力,正協(xie)同韓(han)后(hou)(hou)、雅(ya)麗潔一起奮戰“6.18”。
信息時代,市場需求的變化遵循著摩爾定律和突變定律,無論跨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的競爭空間都處在了全球化的層次上,市場競爭環境的復雜性和多變性,企業無法靠單打獨斗去面對所有環節的競爭和對市場需求實現快速響應。企業必須與供應鏈的上下游企業結成聯盟,整合整體的競爭能力和資源,實現共贏。
制造業供應鏈協同的特點與要點
一、緊密相連。制造業是供應鏈上的一個過程,它的發展與進步受到供應鏈協同的制約。一條生產線各個工位的協同,可以消除在線庫存,提高生產效率。
二、制造業與供應鏈協同會相互作用與影響。制造業的自動化會拉動供應鏈協同的發展,當制造過程的速度加快,供應鏈的瓶頸效果將立刻顯現出來。
三、要求供應鏈上各個環節聯系緊密。供應鏈協同無論在企業集團內部的各部門、各子公司間應用,還是由核心企業在外部供應鏈上拉動各節點企業進行協同運轉,都需要每個環節銜接良好,并通過兩端向外延伸與擴展,不斷進行相互影響與作用,最后形成網格化。
四、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數據交換,信息共享。在這個基礎上,制造業供應鏈協同才有展示出它的魅力與高效的基礎。
五、供應鏈上的伙伴關系得到明顯的改善。在供應鏈協同過程中,應將所有供應商、合作伙伴、客戶、分銷商聯系在一起,不斷選擇價值鏈上最佳合作伙伴,實現協同工作,獲得協同效應。
六、新技術的全面應用。制造過程實現自動化,與之相匹配的物流中的自動化設備,如自動化立體倉庫、AGV、RFID電子標簽等也將得到廣泛的應用。
七、供應鏈上各個企業與組織之間分工明確,采用合同契約、流程規則來對這些組織的行為進行規范,以體現協同的有效性。
由此看來,企業在考慮制造過程的自動化時,必須要同步考慮供應鏈協同的問題。
1、在制造過程自動化設計時,要同步設計供應鏈的過程。
2、制造過程的自動化,是實現供應鏈標準化的良好契機。
3、制造過程的自動化,要求我們站在供應鏈的角度上系統地看待這個過程。
國務院在《中國制造2025》中提出的目標是,“到2025年,制造業整體素質大幅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全員勞動生產率明顯提高,兩化融合邁上新臺階。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和產業集群,在全球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地位明顯提升”。要真正做到“制造業整體素質大幅提升”,供應鏈協同的水平也必須相應大幅度提升。任務重、時間緊,企業一定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從現在起,轉變觀念,調動一切可利用的積極因素,與供應鏈伙伴一起,將制造業引入供應鏈協同的時代,配合完成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為實現2025的宏偉目標發揮出供應鏈應有的作用。
中國制造與精益供應鏈發展
許多有條件的企業首先將設備更新為自動化設備,似乎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解決了勞動力成本、壓力日益增大的問題。但是,由于沒有考慮與供應鏈協同的同步發展,這些效率還僅僅停留在“似乎”階段。
一個(ge)制造強國(guo)的(de)標(biao)志是產(chan)(chan)品的(de)高(gao)(gao)端與(yu)過(guo)(guo)(guo)程的(de)高(gao)(gao)效(xiao)。而過(guo)(guo)(guo)程的(de)高(gao)(gao)效(xiao)不是表現在制造過(guo)(guo)(guo)程中的(de)每一個(ge)環節(jie)(jie)的(de)高(gao)(gao)效(xiao),而是整個(ge)系(xi)統(tong)的(de)高(gao)(gao)效(xiao),是整條(tiao)供應(ying)鏈的(de)高(gao)(gao)效(xiao),整個(ge)物流過(guo)(guo)(guo)程的(de)高(gao)(gao)效(xiao),因(yin)為生產(chan)(chan)與(yu)制造只是供應(ying)鏈過(guo)(guo)(guo)程的(de)一個(ge)重(zhong)要環節(jie)(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