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廣東、山東、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多次就高質量發展發表重要講話。代(dai)表委員表示,建設現代(dai)化經(jing)濟體系、實現高質(zhi)量發展,要認真貫徹落(luo)實習近平新時代(dai)中國特色(se)社會(hui)主(zhu)義(yi)經(jing)濟思想,在學懂弄通做實上(shang)下功(gong)夫,忠誠履職、埋頭苦干,力(li)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促(cu)進經(jing)濟社會(hui)持續健康發展。
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
推動高質量發展,首先要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格局的高度,為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把脈定向、謀篇布局,引領北京進入了新的發展時代。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從聚集資源求增長向疏解功能謀發展轉變。”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主任談緒祥代表說,在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過程中,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化,居民消費加快升級,創新進入活躍期,如果思維方式還停留在過去的老套路上,不僅難有出路,還會坐失良機。北京正努力建設科創中心,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60%。同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密對接首都市民便利性、宜居性、多樣性、公正性、安全性的美好生活需求,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優化公共服務供給。
“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要堅持問題導向部署經濟發展新戰略,堅持正確工作策略和方法。”河北唐山市市長丁繡峰代表介紹,2017年唐山直面落后產能問題,扎實推進供給側改革,累計化解煉鋼產能993萬噸、煉鐵產能576萬噸,規上工業企業利潤、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分別提升70.7%、17.2%。在策略和方法上提出“破”“立”“降”,構建契合唐山資源稟賦、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現代工業體系及配套的現代服務業體系,著力打造特種機器人、軌道交通裝備等9大新興產業集群。
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小米公司董事長兼CEO雷軍代表表示,政府部門在宏觀調控上實施針對性舉措,大規模簡政放權,積極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給中國企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局面。中關村園區實施多個關于高端人才管理改革的制度,大大簡化人才引進手續,小米核心技術研發以及國際業務發展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支持。
把重點放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上,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
傳統產業多新興產業少、低端產業多高端產業少、資源型產業多高附加值產業少、勞動密集型產業多資本科技密集型產業少,這是當前不少地區經濟體系的現狀。“總書記強調,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把重點放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上。”邯鄲武安裕華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樹華代表說,民營鋼鐵企業的鋼鐵產能占河北鋼鐵產能七成以上,但高端鋼材和高附加值產品比例仍然偏低,應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延伸產業鏈條。他建議,制定出臺傳統產業發展高科技產品指導名錄、設立傳統產業創新扶持專項基金,激勵更多傳統行業企業增大科技研發投入。
“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必須在優化升級存量的同時,大力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瞄準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遼寧營口市市長余功斌代表表示,營口決不能走老路,要依托遼寧自貿區營口片區,形成先進裝備制造業、新型鎂質材料和精細化工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去年全市轉化科技成果50項,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戶。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調研考察時曾指出,我國是乳業生產和消費大國,要下決心把乳業做強做優。此次全國兩會,總書記再次強調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君樂寶乳業公司總裁魏立華代表說,實體經濟創造社會財富、提供就業崗位,只有積極支持服務實體經濟各類市場主體,才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他希望政府部門為企業創造更加寬松良好優惠的政策,提供高效便民的服務,提高審批效率,提升服務水平,吸引更多實體企業投身創新創業。
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是一個系統工程,要通盤考慮、著眼長遠,突出重點、抓住關鍵
當前,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著體制機制上的一些弊端和障礙,尤其是資源配置效率效能不夠高、創新資源和要素流動聚集不夠自由。“推動資源向優質企業和產品集中,對我們來說最寶貴的資源就是創新人才。”上海眾人網絡安全技術公司董事長談劍鋒委員說。過去5年,上海各類眾創空間超500家,是5年前的5倍。政府部門對科技型創業企業應給予更大支持,不僅要把人才引進來,還要留得住。建議出臺更明確和可執行的政策,解決優秀人才住房、落戶、子女教育等問題,創造更優質的創新創業生態。
如何構建優質的制度供給、服務供給、要素供給和完備的市場體系,增強發展環境的吸引力和競爭力?“今年四川要深化職務科技成果產權制度改革,著力打破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壁壘,這是完善市場體系的重要實踐。”中科院成都分院院長張雨東委員說,目前我們國有科研單位的科技成果轉化存在不順暢、效率不高等問題,事業單位知識產權的市場化轉讓存在政策法規障礙,知識產權評估審批周期長。建議建立相關市場評估機制,更有效更準確地評估科技成果。只有參與科技轉化過程的各要素,如科研、經營、制造等各環節都得到相應有效激勵,才能增強發展環境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圍繞提高(gao)(gao)綠(lv)(lv)色發(fa)(fa)展(zhan)(zhan)水平(ping),全國(guo)政協委(wei)員(yuan)、十二屆(jie)全國(guo)人大(da)環(huan)境(jing)與資(zi)源保護委(wei)員(yuan)會副(fu)主任委(wei)員(yuan)張寶(bao)順(shun)介紹,一(yi)些地方產(chan)(chan)業結(jie)構偏(pian)重、能源結(jie)構偏(pian)黑、資(zi)源利用效率偏(pian)低,一(yi)些地方黨委(wei)政府落實綠(lv)(lv)色發(fa)(fa)展(zhan)(zhan)傳導機制不順(shun)暢,辦法不多、行(xing)動(dong)不實在。福(fu)建三棵樹(shu)涂料公司(si)董事長洪杰代表(biao)認為,經濟高(gao)(gao)質量發(fa)(fa)展(zhan)(zhan)離不開(kai)高(gao)(gao)水平(ping)的綠(lv)(lv)色發(fa)(fa)展(zhan)(zhan)水平(ping),國(guo)家對此很(hen)重視,給很(hen)多綠(lv)(lv)色消費、綠(lv)(lv)色生產(chan)(chan)的企(qi)業帶來(lai)極大(da)信心。綠(lv)(lv)色發(fa)(fa)展(zhan)(zhan)不僅(jin)體現在產(chan)(chan)品上(shang),更(geng)(geng)要貫穿于生產(chan)(chan)供應(ying)全過程,應(ying)該從(cong)工廠選址建設開(kai)始(shi)就實施最嚴格綠(lv)(lv)色標準。綠(lv)(lv)色環(huan)保企(qi)業的生產(chan)(chan)成本較高(gao)(gao),建議出臺(tai)更(geng)(geng)多針對綠(lv)(lv)色產(chan)(chan)業的減稅降(jiang)負措(cuo)施,進(jin)一(yi)步推動(dong)綠(lv)(lv)色產(chan)(chan)業發(fa)(fa)展(zhan)(z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