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自2017年4月8日啟動以來,將督查中發現的問題持續公開通報。眼下距督察結束不足兩個月的時間。近日,環保部(bu)部(bu)長指(zhi)出(chu),至(zhi)2017年,《大氣十條》目標圓滿實現,但大氣污(wu)染(ran)形勢(shi)仍(reng)然(ran)嚴峻。京津冀仍(reng)然(ran)是大氣污(wu)染(ran)治理(li)的主戰場(chang)。
環保部向京津冀28城市發332封督辦函
違法企業不整改將沒有退路
京津(jin)冀(ji)及周邊區域大(da)氣(qi)污染防治強(qiang)化督(du)查自(zi)2017年(nian)4月8日(ri)啟動以(yi)來,將督(du)查中(zhong)發現(xian)的問題持續公開通(tong)報。截至目前,環保(bao)部(bu)已(yi)經向京津(jin)冀(ji)28個城市發出322封(feng)督(du)辦(ban)(ban)函(han),并(bing)附有督(du)辦(ban)(ban)清單(dan)。
環保(bao)部(bu)明確提出(chu),督辦清單要(yao)報所在城市(shi)的主要(yao)領導。同(tong)時(shi),環保(bao)部(bu)在每一次每一封督辦函件中(zhong)(zhong)均明確告(gao)知地方(fang)政府,對整改中(zhong)(zhong)存在虛(xu)報、瞞(man)報問題(ti)突出(chu)的等將依照《京津冀及(ji)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dong)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li)攻堅(jian)行動量(liang)化問責規定》提出(chu)問責建議。
環保部(bu)強調,眼下距(ju)督察(cha)結束不足兩個月的時(shi)間,違(wei)法(fa)企業不整改將沒有退路,而地方政(zheng)府(fu)不及時(shi)對違(wei)法(fa)企業進(jin)行處罰,對清單問(wen)題進(jin)行整改的話或(huo)將被問(wen)責。
京津冀仍然是大氣污染治理的主戰場
“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1.7%
強化(hua)督查(cha)從去年(nian)4月(yue)8日(ri)開始將進行一年(nian),是迄今(jin)為(wei)止環保部組織的史上(shang)持續時間最長的執(zhi)法(fa)行動,截至目(mu)前已進行了10個月(yue)。強化(hua)督查(cha)目(mu)的明確,就是為(wei)了改善“2+26”城(cheng)市的大(da)氣(qi)(qi)質量,按期完成(cheng)“大(da)氣(qi)(qi)十(shi)條”提出的目(mu)標。
自強化督查啟動(dong)以(yi)(yi)來,環保部(bu)對28個督查組發現的問題以(yi)(yi)幾(ji)乎每天通(tong)報一(yi)次的頻率一(yi)直堅持,每次通(tong)報少(shao)至十幾(ji)家多致幾(ji)十家問題企業及單(dan)位被曝(pu)光。
在近期召開的全國環(huan)保工(gong)作會議上,環(huan)保部部長李 干杰指出,至2017年,《大(da)氣十條》目標圓(yuan)滿實現,“2+26”城市PM2.5平均(jun)濃度同(tong)比下降11.7%,北京市PM2.5平均(jun)濃度達(da)58微克/立方米。
盡管《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目標已經實現(xian),但大氣污染形(xing)勢仍(reng)然嚴峻(jun)。李 干杰說,打(da)贏(ying)藍天保衛戰是重中之重在,京津(jin)冀仍(reng)然是大氣污染治理的主(zhu)戰場。他(ta)指出,到2020年(nian),全國未達標城市(shi)PM2.5平均(jun)濃度比2015年(nian)降低(di)18%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shi)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以上。
環保部(bu)提出(chu),將制定(ding)實施打贏(ying)藍天保衛戰三(san)年計(ji)劃,出(chu)臺(tai)京津冀(ji)及周邊地區、長三(san)角、汾(fen)渭平原等重點(dian)區域大(da)氣(qi)污染防治(zhi)實施方案。


手機資訊
官方微信







豫公網安備41019702003604號(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