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氣荒”名義不斷吹大的液化天然氣(LNG)價(jia)格泡沫終(zhong)于在中央與(yu)地方的(de)(de)攜手整治下破滅。記者3日(ri)從(cong)生意社查(cha)詢(xun)數據(ju)發現,LNG價(jia)格已連續一周處(chu)于下跌(die)(die)通道,從(cong)最高(gao)的(de)(de)8477.78元(yuan)/噸一路跌(die)(die)至昨天的(de)(de)5643.75元(yuan)/噸,跌(die)(die)幅高(gao)達33.43%。專家表示,這意味著本(ben)輪“氣荒”最困(kun)難(nan)的(de)(de)時刻或(huo)已過去。
過山車上的液化天然氣價
生意社數據顯示,2017年12月25日,LNG參考價攀上8477.78元/噸的去年紀錄高位,與2017年12月1日的6558.33元/噸相比,上漲了29.27%。而僅僅一周后,該參考價卻僅為5643.75元/噸,一周就跌去逾33%。
此前,從2017年11月15日開始,LNG就仿佛坐上了一輛云霄飛車,價格扶搖直上,其間除有一兩個交易日稍有回落外幾乎是義無反顧地上漲,從4239.17元/噸一路漲至8477.78元/噸。
和上述參考價相比,LNG的市場價更是光怪陸離。上月下旬,北方地區LNG價格已大多漲到8500元/噸至9500元/噸之間,山東和江蘇地區LNG出廠價更已突破萬元。
在價格暴漲的背后,則是各地天然氣庫存頻頻告急、LNG投機炒作之風乍起。一位業內知情人士向上證報記者透露,當時只要把南方的LNG運到北方去賣,價格直接可以翻倍。
緊急時刻,主管部門開始出手嚴打市(shi)場亂象(xiang)。國家發改委在(zai)2017年12月4日召開的(de)一次液化(hua)天然氣(qi)價格法(fa)規(gui)政策提醒告誡會上要求(qiu),各液化(hua)天然氣(qi)生產流通企業和相關社會組織(zhi)加強價格自律、規(gui)范(fan)價格行(xing)為。
在2017年(nian)12月18日召開的(de)新聞發布會上,發改委發言(yan)人孟(meng)瑋(wei)又指出(chu),要立即開展天(tian)然氣市(shi)場(chang)價(jia)格專項監督檢(jian)查,重點檢(jian)查捏造、散布漲(zhang)價(jia)信息等擾(rao)亂市(shi)場(chang)秩序行為,堅決查處惡意(yi)囤積、哄(hong)抬(tai)價(jia)格,以及經營(ying)者達(da)成壟斷協議、濫(lan)用市(shi)場(chang)支配(pei)地位等違法行為。
兩天后,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就開始對中石油天然氣銷售大慶分公司等17家企業涉嫌違反反壟斷法問題開展調查。
與此同時,地方上也針對LNG價格炒作出臺具體措施。2017年12月28日下午,云南省物價局組織部分燃氣企業召開“液化天然氣(LNG)保供穩價會”,宣布即日起至2018年3月31日在全省范圍內對LNG采取價格監管措施,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將面臨5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罰款。
“氣荒”陰霾何時散去?
“液化天然氣價格從高位回落,在我看來和多個方面因素有關。”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天然氣專家劉毅軍教授昨天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最主要是發改委、物價局的監督檢查,使得市場上的投機炒作客有所收斂,一些高價氣不復存在。
他認為,LNG價格回落還有市場供需逐漸走向平穩的原因。原先出于保民生的考慮,有些地方會不惜購買高價氣,從而拉高了整體價格水平,但隨著供應能力逐步提升,尤其一度短缺的中亞氣和進口LNG資源量上來后,供應的結構性問題有所緩解,供應壓力不像之前那么大了。
據榆林煤炭交易中心數據,目前中海油天津LNG項目已進入滿負荷生產狀態,由原先的一周接卸一船增加至約3天接卸一船,每天為華北地區供氣約2400萬立方米,是平常的兩倍。此外,天津濱達燃氣管線近日正式投用通氣,標志著中海油、中石油供氣管道首次互聯互通,進一步釋放華北地區的供氣能力。
“最后,很多工業企業在2017年末面臨完成年度指標和生產任務的壓力,對原料天然氣有階段性剛需,而跨年后企業的運行節奏發生變化,這部分壓力瞬間沒有了,從需求端也給天然氣供需格局帶來重要改變。”劉毅軍說。
在他看來,除非出現更異常的天氣,這輪“氣荒”應該不會發生更大的問題。“我個人判斷,就算再往后看兩三年,應該說民生用氣最困難的時刻已經過去了。這主要是由于2017年正處在經濟回暖、產業鏈轉型、市場格局轉變等眾多因素交叉重疊的時期,未來應該不會再現這一多重矛盾疊加的狀況。”
事實上,從全(quan)(quan)球(qiu)范圍(wei)看,天然(ran)氣產量(liang)還在不(bu)斷增長,預計2020年(nian)全(quan)(quan)球(qiu)LNG液化(hua)能(neng)力將達到4.4億噸/年(nian),較2016年(nian)大幅增加(jia)43%。國(guo)家能(neng)源局(ju)原(yuan)副(fu)局(ju)長張玉清認為,未來全(quan)(quan)球(qiu)LNG供過于求(qiu)將加(jia)劇,意味著國(guo)內天然(ran)氣資(zi)源完全(quan)(quan)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