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在2018年2月啟動首批分布式發電(dian)(dian)市(shi)場化(hua)交(jiao)(jiao)(jiao)易(yi)試(shi)點(dian)。這一信息來自(zi)于(yu)今年11月13日國家(jia)發展改革委、國家(jia)能(neng)源局(ju)印發的(de)《關(guan)于(yu)開展分(fen)布(bu)式(shi)發電(dian)(dian)市(shi)場化(hua)交(jiao)(jiao)(jiao)易(yi)試(shi)點(dian)的(de)通(tong)知》。通(tong)知明確了(le)分(fen)布(bu)式(shi)發電(dian)(dian)的(de)裝機(ji)規模、交(jiao)(jiao)(jiao)易(yi)模式(shi)、交(jiao)(jiao)(jiao)易(yi)組織的(de)建立、“過(guo)(guo)網費(fei)”標準、相關(guan)政策(ce)支持和(he)試(shi)點(dian)工作組織6個主要方(fang)面(mian)內容。市(shi)場化(hua)交(jiao)(jiao)(jiao)易(yi)實(shi)際上取(qu)消了(le)分(fen)布(bu)式(shi)發電(dian)(dian)項(xiang)目上網“燃煤標桿電(dian)(dian)價+補貼(tie)”鎖定,“過(guo)(guo)網費(fei)”收取(qu)標準將降(jiang)低交(jiao)(jiao)(jiao)易(yi)“成本(ben)”,提高分(fen)布(bu)式(shi)發電(dian)(dian)項(xiang)目實(shi)際收益(yi),有利于(yu)分(fen)布(bu)式(shi)能(neng)源發展。
“分布式能源具有利用效率高、環境負面影響小、經濟效益好以及供能可靠性高等特點,是未來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將在電力系統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在日前召開的國際能源署和中國能源網聯合主辦的《中國分布式能源前景展望》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朱明如是說,“分布式能源以服務為導向,扁平化的綜合性供能方式將有助于改善可再生能源并網特性,提高系統運行效率,促進能源生產和消費變革。”
《中國分布式能源前景展望》明確提出,“眾多利好因素正刺激著中國分布式能源發展,在良好的政策、市場和監管環境下,分布式能源發展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分布式能源后續發展空間巨大
據了解,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是替代及治理散煤污染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不過受到市場化程度低、公共服務滯后、管理體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約,以天然氣為代表的分布式能源在我國的發展卻舉步維艱。清潔能源發電與煤電相比不具備價格優勢、分布式能源項目難以通過向電網售電獲得合理收益、電網公司和分布式項目運營商的定位和職責不清晰等,都嚴重阻礙了分布式能源項目的推廣。
為了應對上述挑戰,“十三五”期間,我國正逐步加大對分布式能源的支持力度。今年5月,國家能源局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建設有關要求的通知》,明確優化風電布局,探索分散式風電高效發展,促進分散式風能資源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則。今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提出促進分布式天然氣利用的主要政策措施。“目前我們正在研究實施分布式發電市場化直接交易機制,探索分布式發電新的發展模式。”朱明如是說。
《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天然氣發電裝機要達到1.1億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天然氣15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要達到1.1億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達到6000萬千瓦以上。可見,我國分布式能源仍有較大上升空間。
考慮到分布式能源項目本地化的特征,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認識到發展分布式能源的重要性。河北、河南、山東等地方政府鼓勵發展分布式天然氣多聯供集中供熱項目,陜西、四川等地放開了分布式天然氣發電上網電價,長沙、上海更是對新建分布式能源項目分別給予2000元/千瓦和3500元/千瓦的直接補貼。
分散化的能源需求與分布式能源更“登對”
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1.6%,比2012年提高6.3個百分點。隨著第三產業比重的提高,來自重工業部門、集中的能源需求正在逐步降低,來自第三產業、分散化的能源需求則呈現上升勢頭。日益增加的分散化的能源需求,極大刺激了分布式能源的發展。
“相比以煤炭為基礎的集中式能源系統,現代分布式能源系統能夠將可再生能源、清潔化石能源等資源進行優化組合,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空氣污染。”在看好分布式能源發展前景的同時,國際能源署中國合作部主任涂建軍也直言,“分布式能源對電網的安全穩定性存在一定挑戰,甚至有可能降低已有電網線路利用率,在未來的電網規劃中,需要重視分布式能源項目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數字傳感器和控制裝置的廣泛應用,大數據以及電動汽車等新技術的發展,也為分布式能源發展提供了幫助。比如,通過搜集、分析能源消費的精確數據可以改善分布式能源項目的設計,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現代IT技術和智能終端(如電動車或熱儲能)相結合,可以提供全新服務;微網可以促進不同能源和負荷的結合,最大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降低成本。這些智能化、人性化的設計可以讓分布式能源系統得到更多用戶青睞。
“綜(zong)合能(neng)(neng)(neng)(neng)源(yuan)(yuan)(yuan)服(fu)(fu)務過去以(yi)(yi)按(an)銷售能(neng)(neng)(neng)(neng)源(yuan)(yuan)(yuan)按(an)千瓦時計費(fei)為主,現在我們更傾(qing)向于(yu)銷售服(fu)(fu)務,基于(yu)數字化(hua)互聯的模式(shi),以(yi)(yi)點對點的方式(shi)進行(xing)能(neng)(neng)(neng)(neng)源(yuan)(yuan)(yuan)交易,電能(neng)(neng)(neng)(neng)交易不(bu)再需要集(ji)中化(hua)、中央化(hua)的數據庫,這也(ye)是未來能(neng)(neng)(neng)(neng)源(yuan)(yuan)(yuan)發展的一種可能(neng)(neng)(neng)(neng)性。”在國際能(neng)(neng)(neng)(neng)源(yuan)(yuan)(yuan)署(shu)專家Simon Muller看來,分(fen)布式(shi)能(neng)(neng)(neng)(neng)源(yuan)(yuan)(yuan)還有望帶來商業模式(shi)上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