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河北省委(wei)外宣局召開“深(shen)入學習宣傳貫徹黨(dang)的十(shi)(shi)九大精神——全面深(shen)化改(gai)革(ge)”新(xin)聞發(fa)布會,河北省委(wei)改(gai)革(ge)辦、省編委(wei)辦、省發(fa)改(gai)委(wei)、省農業廳(ting)、省國資委(wei)分別發(fa)布黨(dang)的十(shi)(shi)八大以來各自領(ling)域(yu)全面深(shen)化改(gai)革(ge)取得(de)的階段性成就及(ji)下(xia)一步(bu)重點工作。
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
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河北省抓住影響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著力破解體制機制障礙,全省改革呈現出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2014年以來,河北省安排年度改革任務758項,已制定出臺732個改革文件或實施方案。總體來看,河北省各領域標志性、支柱性改革基本推出,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
省級行政審批事項由1495項削減到474項
5年來,河北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改革實施以來,省級行政審批事項由1495項削減到474項,全面取消了非行政許可審批,清理規范了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原有的226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后置審批或被取消的達87%。
同時,強力推進設立行政審批局改革。截至目前,8個設區市、123個縣級行政審批局已正式組建并掛牌運行,實現“一個部門、一枚印章管審批”。今年年底前,河北省將在全國率先實現市縣兩級行政審批局全覆蓋。
2018年至2020年,全省計劃再壓減退出鋼鐵產能2000萬噸左右、煤炭產能2600萬噸左右
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北省把去產能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來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下一步,河北省將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更加注重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法治辦法,通過改造升級、減量置換、產能轉移等方式,堅定不移化解過剩產能,推動全省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2018年至2020年,全省計劃再壓減退出鋼鐵產能2000萬噸左右、煤炭產能2600萬噸左右。力爭到2020年,全省鋼鐵產能控制在2億噸左右,煤炭產能控制在7000萬噸左右。同時,調整空間布局,保定、廊坊、張家口鋼鐵產能全部退出,張家口、承德、保定成為基本無煤礦市,沿海臨港和資源富集地鋼鐵產能占全省70%以上。
全省土地流轉面積達2718萬畝
5年來,河北省不斷深化農村改革。截至10月底,全省土地確權二次公示無異議面積9324.9萬畝,占全省耕地總面積的95.2%,土地流轉面積達2718萬畝。同時,新型經營主體持續發展壯大,全省家庭農場已有28626家,農民合作社達114989家,示范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大力發展土地、資金、資產、農宅等股份合作,全省股份合作制經濟組織發展到1.4萬多家,帶動農戶287萬多戶,覆蓋46%的行政村。
完成10組46戶企業和單位的整合重組
5年來,河(he)北省(sheng)對省(sheng)屬國有企業(ye)(ye)(ye)中產業(ye)(ye)(ye)相近、行業(ye)(ye)(ye)相關(guan)、主業(ye)(ye)(ye)相同(tong)和規模過小、效益(yi)過低的企業(ye)(ye)(ye),實行產業(ye)(ye)(ye)鏈(lian)上下游、橫向(xiang)強強聯(lian)合(he)(he),優(you)化(hua)(hua)資源配置,積極進行整(zheng)合(he)(he)重組(zu)(zu),完成了(le)10組(zu)(zu)46家企業(ye)(ye)(ye)和單位的整(zheng)合(he)(he)重組(zu)(zu)。其中,冀(ji)中能(neng)源重組(zu)(zu)了(le)煤炭工業(ye)(ye)(ye)石家莊(zhuang)設計研究院,河(he)鋼集團(tuan)重組(zu)(zu)了(le)省(sheng)機械(xie)研究院;組(zu)(zu)建了(le)河(he)北國控(kong)民爆化(hua)(hua)工集團(tuan)、華北醫(yi)療健(jian)康產業(ye)(ye)(ye)集團(t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