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與鋼材鐵礦石的慘淡行情一樣,稀土產品價格今年也呈現一路走跌的態勢,部分稀土產品的價格已跌到了今年的最低值。江西贛州晶銳貿易有限公司的小盧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供了一份稀土產品報價...
與鋼材鐵礦石的慘淡行情一樣,稀土產(chan)品價(jia)格(ge)今年(nian)也呈現一路走跌的態勢,部分稀土產(chan)品的價(jia)格(ge)已(yi)跌到了今年(nian)的最低值(zhi)。
江西贛州晶銳貿易有限公司的小盧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供了一份稀土產品報價單顯示:氧化鏑的價格從今年最高點的450萬(wan)元(yuan)/噸(dun),跌(die)至了目(mu)前(qian)(qian)的(de)300萬(wan)元(yuan)/噸(dun),跌(die)幅達33.3%;氧化釹的(de)價格也(ye)從今年3月份的(de)58萬(wan)元(yuan)/噸(dun),跌(die)到了目(mu)前(qian)(qian)的(de)37萬(wan)元(yuan)/噸(dun),跌(die)幅達36%。
稀土從上游至下游,整個產業鏈均受到了影響。下游企業需求減少,導致中上游產品價格全線跳水。
“稀土價格起伏太大,猶如過山車一樣,這與稀土行業的定價機制缺失有關。”贛州稀土行業協會一位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缺失合理的市場化定價機制,導致整條稀土產業鏈陷入困境,雖然目前南北均成立了稀土交易所,但是沒有哪一方最終掌握了稀土的定價權。
價格一路走跌
“氧化鏑現在的價格已經跌到了300萬(元/噸)了,并且照這個樣子(zi)發展下去,跌(die)破(po)300萬只是時間問(wen)題。”贛州廣德金(jin)屬貿(mao)易公司總(zong)經理吳廣智手(shou)握著數噸氧化鏑,一直找不(bu)到下家,顯得非(fei)常憂慮(lv)。
吳廣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們是一家稀土加工企業,主要生產稀土氧化品,以氧化釹、氧化鏑以及氧化鐠等產品為主。但是,從年初到現在,行情一直不好,價格下行非常厲害。“以氧化鏑為例,7月份還有320萬元/噸(dun),平均每(mei)兩個星期就要跌(die)5萬元/噸(dun),315、310、305,到現在的300萬元/噸(dun),就是這樣一路跌(die)了下(xia)來。”
信息顯示,氧化釹的價格在41萬(wan)(wan)元(yuan)(yuan)~42萬(wan)(wan)元(yuan)(yuan)/噸,氧化鏑(di)的(de)價(jia)格(ge)(ge)在340萬(wan)(wan)元(yuan)(yuan)~350萬(wan)(wan)元(yuan)(yuan)/噸。而在6月18日,二者的(de)價(jia)格(ge)(ge)分別為48萬(wan)(wan)元(yuan)(yuan)~50萬(wan)(wan)元(yuan)(yuan)/噸和(he)420萬(wan)(wan)元(yuan)(yuan)~430萬(wan)(wan)元(yuan)(yuan)/噸,三個月內的(de)下跌(die)幅度均在20%左右(you)。
“實際價格比網上掛牌的數字還要低一些。”吳廣智說,去年稀土產品行情好的時候,有一些利潤,還能夠支撐一段時間。現在整個贛州稀土加工及貿易領域,都在虧損,能堅持下去的,就再忍一忍,希望挺過這個困難的周期;堅持不下去的,就只能割肉清倉,以更低的價格,清理庫存。
下游需求減少
吳廣智認為,影響稀土產品價格下挫的直接原因是下游企業的需求量急劇減少,據他了解,不少下游企業同時也在進行一些科研,試圖尋找一些性價比更優的產品,替代生產中所需求的稀土產品。
據贛州本地一家磁鐵企業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貿易出口量大幅減少,企業的生產量也相應地減少了,因此在原料采購這一塊,特別是對稀土產品的采購,相比去年也減少了一半左右。減少原料采購的不僅是這一家企業,幾乎所有的下游企業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少。
贛州當地一位玻璃飾品企業負責人說,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像他們這樣的稀土下游用戶或減少用量、或尋求替代品。“去年稀土拋光粉行業客戶已經將替代品列為重點課題進行攻關。在玻璃飾品行業,采用氧化鋁全部或部分替代稀土拋光粉已經獲得成功,降低了原料成本。”
定價機制缺失
“稀土價格暴漲暴跌,與中國稀土行業對稀土產品的定價機制缺失有關。”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秘書長林東魯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目前看來完善稀土定價機制未來必將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對此,贛州稀土行業協會一位負責人表示,缺失合理的市場化定價機制,將導致整條稀土產業鏈陷入困境。“顯然政府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贛州和包頭已仿照國際上現有的大宗商品定價系統,為稀土產業量身定做了公開的市場化交易平臺,可直接面對全國甚至是全球稀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