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戰略新興產業規劃》),對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等七大產業明確了發展方向,并提出了20項重大工程。
“新材料產業要大力發展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和復合材料,開展共性基礎材料研究和產業化,建立認定和統計體系,引導材料工業結構調整”。
5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高屋建瓴地指明了新材料產業發展思路,新材料產業在“十二五”期間保持年均25%的增長態勢的同時,要大力發展新型功能材料等新材料,開展共性基礎材料研究和產業化,引導材料工業結構調整。
從大的產業鏈條看,新材料處于制造業產業鏈的上游,新材料產業的上游產業大多是冶金、化工和建材等基礎性原材料產業。作為現代產業的基礎,新材料產業的下游產業幾乎囊括了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所有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因此,新材料工業結構的合理布局,利于其他新興戰略產業的健康發展。
有報告認為,隨著信息、生物等新興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和傳統材料的高技術化,新材料產業將蓬勃發展。當今世界上各種新材料市場規模每年已超過4000多億元,由新材料帶動而產生的新產品和新技術則擁有更大的市場,新材料產業成為21世紀初發展最快的高新技術產業之一。
因此,對于一個快速發展且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行業而言,如何從長遠的角度把握發展脈搏,防止企業一哄而上,產能過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按照《新(xin)材料產(chan)業“十二五”發(fa)展規劃(hua)》,“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推(tui)廣30個重點新(xin)材料,并實施若干示(shi)范推(tui)廣應用工程(cheng)。這(zhe)些(xie)新(xin)材料集中(zhong)在特種金(jin)(jin)屬(shu)材料、高(gao)端金(jin)(jin)屬(shu)結構(gou)材料、先進(jin)高(gao)分子材料、新(xin)型無機肥金(jin)(jin)屬(shu)材料、高(gao)性能復合材料和前沿新(xin)材料等六大新(xin)材料。據統計,目(mu)前兩(liang)市共有新(xin)材料概念(nian)上(shang)市公司(si)9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