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行業虧損在“倒逼”鋼鐵業整合重組、產業升級提速。受上游原材料成本高企及下游需求不足共同擠壓,鋼企盈利空間被嚴重壓縮,行業產能過剩問題日益凸顯。在此背景下,鋼鐵業要走出困境不能被動等待市場慢慢轉向,不能靠“熬”,而是必須出重拳,加快兼并重組步伐。
一季度,鋼鐵業出現新世紀以來的首次全行業性質虧損。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對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的統計,一季度行業虧損額達10.34億元,虧損面達33%。2011年同期鋼鐵業實現凈利潤超過200億元,上市鋼企業績表現可謂“愁云密布”。34家上市鋼企一季度共虧損17.31億元,業績同比下降122.55%。首鋼、重鋼、馬鋼等5家鋼企預計上半年繼續虧損。
從曾經的暴利到當前的虧損,鋼鐵業“由盛入衰”僅經歷非常短暫的時間。鋼鐵業巨虧反映出行業產能過剩異常突出。當前我國鋼鐵業整體產能已達9億噸,粗鋼產量仍在繼續攀高。中鋼協統計顯示,4月上旬國內粗鋼產能創新高,日產量達203.08萬噸,比2011年平均日產水平增長8.9%。雖然中旬產量小幅下降,但日產量仍處于200萬噸以上高位。鋼鐵業“越虧越產”怪圈仍在繼續。
從今年及未來一段時間經濟增長預期看,經濟增速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將導致鋼材需求減弱。如果鋼鐵業產能得不到有效控制,行業供需失衡將更加嚴重,也將加大鋼企生存壓力。
事實上,國家在政策上已給鋼鐵業兼并重組以明確導向。根據工信部規劃,“十二五”期間將大幅減少鋼鐵企業數量,國內排名前十位的鋼鐵企業集團鋼產量占全國總量的比例由48.6%提高到60%左右。重點支持優勢大型鋼鐵企業開展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形成6-7家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較強國際影響的企業集團。今年,工信部計劃出臺促進鋼鐵企業兼并重組指導意見,對符合產業政策的兼并重組給予具體扶持政策。顯然,相關政策出臺將成為行業兼并重組“催化劑”。大型鋼企出于規模經濟及產品結構調整等方面考慮,將不得不加快兼并重組步伐,力爭擺脫目前微利甚至虧損的局面。因此,兼并重組將成為近兩年鋼鐵業發展的“主旋律”。
盡管鋼(gang)鐵業(ye)兼(jian)并重(zhong)組面(mian)臨(lin)著(zhu)來(lai)自管轄、稅(shui)收(shou)、人員安置等(deng)多方面(mian)問題(ti),整(zheng)合過程面(mian)臨(lin)較(jiao)多困(kun)難(nan),但(dan)當前的行業(ye)形勢已(yi)令鋼(gang)企整(zheng)合迫在(zai)眉睫,需(xu)有關(guan)方面(mian)拿出智慧(hui)與勇(yong)氣(qi),且行業(ye)困(kun)難(nan)時(shi)期正(zheng)是(shi)加大(da)整(zheng)合力度阻力較(jiao)小(xiao)的時(shi)期。兼(jian)并重(zhong)組的鋼(gang)企不僅(jin)僅(jin)是(shi)“做大(da)”,更(geng)需(xu)要(yao)關(guan)注產(chan)品升級以便更(geng)好地與市(shi)場需(xu)求對接(jie)。在(zai)兼(jian)并重(zhong)組后,實(shi)現產(chan)品結(jie)構調(diao)整(zheng)和產(chan)業(ye)鏈延長(chang)是(shi)鋼(gang)企未來(lai)發展(zhan)重(zhong)要(yao)方向。


手機資訊
官方微信







豫(yu)公(gong)網安備410197020036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