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suo)謂「鏡面」,是指(zhi)機械研磨加工后,得(de)到非常(chang)好的(de)(de)粗糙度的(de)(de)代名詞(ci)。因為如(ru)鏡面般有清(qing)晰到映(ying)出物(wu)品的(de)(de)金(jin)屬(shu)表面,而稱之。
為什么要區分兩者?
為何要區分鏡面拋光和鏡片研磨的區別呢?反正最終達到目標面粗度不就好了嗎?
雖然這兩者都是針對于工作物的表面狀況,但其實在實際的加工狀況來說,是有著完全不同的目的和程序的。若沒有確認客戶的需求很容易在溝通的過程中產生誤解。甚至結果到最后變成白做工。
舉例: 接到了水果公司要研磨鋁件的單子,要求Ra=0.04um以下。
以(yi)上例來看,已知條件太(tai)少,所以(yi)其實是無從判斷(duan)的。我們應該先確認(ren)具體的要求(qiu)是什么?我們才(cai)能知道應該往哪個方向進(jin)行。
判斷是研磨還是拋光,是為了讓我們可以知道要用什么樣的加工方法才會最有效率、以及符合客戶的使用目的,并且評估何種方式成本最低。
如何區分?
以琢磨的重點劃分:
★鏡面研磨:同時需要兼顧表面粗糙度及尺寸精度,加工速度不是優先考量
★鏡面拋光:同時需要兼顧表面粗糙度(du)及加工速度(du),尺寸精度(du)不是優先考量
依照研磨(mo)的工(gong)件劃分:
鏡面研磨大多屬于模具、模仁等需要磨擦互相作動的工件。
鏡面拋光大多屬于外觀件(jian),就是(shi)目的是(shi)好看!
鏡面研磨常見的工件有:光學模具、導光板模仁、半導體工件、主軸、鋼鐵、造紙、印刷導輪。
鏡面拋光常(chang)見的工(gong)件有:外觀件、手機機殼(ke)、高爾夫球頭、表(biao)殼(ke)、表(biao)帶、衛浴五金等(deng)等(deng)。
要和客戶確(que)認什(shen)么(me)?
既然知道鏡面研磨和鏡面拋光的重點和工件功用的差別。這樣就可以知道要和客戶確認什么關鍵條件了。
除了一定會有表面粗糙度要求外,我們將應該要知道的條件依照原則性分類成三個部分::精度、生產節拍、設備
★精(jing)度:精(jing)度要求高,比較可能(neng)是鏡面研(yan)磨的范(fan)疇。公(gong)差范(fan)圍大、要求光(guang)澤(ze)度的話,就(jiu)可能(neng)是鏡面拋光(guang)。
相關問題:尺寸公差要(yao)(yao)求(qiu)?研磨(mo)前的(de)公差范圍(wei)?平面度、真円度要(yao)(yao)求(qiu)?光(guang)澤度?
★生產節拍:量產型的比較可能會是鏡面拋光的范疇。
相關(guan)問題:一天(tian)(tian)的(de)(de)產(chan)量或(huo)是一小時的(de)(de)產(chan)量是多少個?(一天(tian)(tian)兩個或(huo)一小時2000個的(de)(de)差異是很大的(de)(de)!)
★設備:精密的磨床多數使用于要求精度的研磨作業,比較可能是鏡面研磨的范疇。若為手動或自動化的拋光機,那比較可能是鏡面拋光的范疇。
相(xiang)關問(wen)題:使用(yong)的磨(mo)(mo)床設(she)備品牌?是(shi)否(fou)為(wei)專用(yong)機或數控磨(mo)(mo)床?
其實,在某些情況及要求下,這兩種方法并不是互斥的,仍然有結合的可能,甚至可以設計出一個突破性高效率的制程。
只是依照現在的(de)生產條件(jian),區分拋光(guang)及研(yan)磨的(de)制(zhi)程,較(jiao)能評估整(zheng)體的(de)成本(ben)。不然只專注(zhu)在面粗(cu)度,而忘了其他的(de)相(xiang)關條件(jian),最(zui)終交(jiao)貨時不符合要求(qiu),就變成做白(bai)工了!
不管如何,都應該將客戶需求了解透徹,好評斷制程差異和成本,進而設計出最合適的制程。
所以,若是接到鏡面的相關訂單,可以試試依照上面的原則進行判斷,或許可以間接得提高效率及獲利喔。